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頌四賓主 其一二

〔宋朝〕 釋印肅

騰騰師子露全身,吞却森羅萬象形。 頭尾也無常獨步,眼光不眨大驚人。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釣魚詩

    秋水釣紅渠,仙人待素書。 菱絲縈獨繭,蒲米蟄雙魚。 斜竹垂清沼,長綸貫碧虛。 餌懸春[蜥蜴],鉤墜小蟾蜍。 詹子情無限,龍陽恨有餘。 爲看煙浦上,楚女淚霑裾。

    李賀 唐宋诗
  • 宅西有流水牆下構小樓臨玩之時頗有幽趣因命歌酒聊以自娛獨醉獨吟偶題五絕句 四

    霓裳奏罷唱梁州,紅袖斜翻翠黛愁。 應是遙聞勝近聽,行人欲過盡迴頭。

    白居易 唐宋诗
  • 訪道者不遇

    人間惟此路,長得綠苔衣。 及戶無行跡,遊方應未歸。 平生無限事,到此盡知非。 獨倚松門久,陰雲昏翠微。

    于武陵 唐宋诗
  • 送春

    水淺魚爭躍,花深鳥競啼。 春光看欲盡,判却醉如泥。

    高駢 唐宋诗
  • 詩三百三首 二二六

    自樂平生道,煙蘿石洞間。 野情多放曠,長伴白雲閑。 有路不通世,無心孰可攀。 石牀孤夜坐,圓月上寒山。

    寒山 唐宋诗
  • 夢中詩

    卜築郊原古,青山無四鄰。 扶疎遶屋樹,寂寞獨歸人。

    盧獻卿 唐宋诗
  • 五言詩 五

    富饒田舍兒,論請實好事。 度種如生田,(「度」,伯三七二四卷作「廣」。 )宅舍青煙起。 槽上飼肥馬,仍更賣奴婢。 (「賣」,伯三七二四卷作「買」。 )牛羊共成羣,滿圈養生子。 (「養牛子」,伯三七二四卷作「豢肥子」。 項楚謂「牛」當作「㹠」。 )窖內多埋穀,尋常願米貴。 里政追役來,(「里政」,伯三七二四卷作「里正」。 下同。 )坐着南廳裏。 廣設好飲食,多須遣醉。 (「多須」,伯三七二四卷作「多酒」。 )追車即與車,須馬即與馬。 (「須馬」,伯三七二四卷作「追馬」。 「與馬」,伯三七二四卷作「與使」。 )須錢便與錢,和市亦不避。 索麵驢駝送,續後更有雉。 官人應須物,當家皆具備。 縣官與恩宅,(「恩宅」,伯三七二四卷作「恩澤」。 )曹司一家事。 縱有重差科,有錢不怕你。 貧窮田舍漢,(自「貧窮田舍漢」以下,張錫厚作另一首。 )菴子𪳜孤栖。 兩共前生種,(「兩共」,伯三七二是卷作「兩窮」。 )今世作夫妻。 婦即客舂擣,夫即客扶犂。 黃昏到家裏,無米復無柴。 男女空餓肚,狀似一食齋。 里政追庸調,村頭[共]相催。 (「共」,據三七二四卷補。 )𮂓頭巾子路,(「路」,伯三七二四卷作「露」。 )衫破肚皮開。 體上無褌袴,足下復無鞋。 醜婦來惡罵,啾唧搦頭灰。 里政被脚蹴,村頭被拳搓,駈將見朋友。 (「朋友」,伯三七二四卷作「枚」。 )打脊趁迴來。 租調無處出,還須里政倍。 (「倍」,伯三七二四卷作「陪」。 )門前見債主,入戶見貧妻。 舍漏兒啼哭,重重逢苦哉。 (「苦哉」,伯三七二四卷「苦災」。 )如此更窮漢,村村一兩𪱿。 (「𪱿」,伯三七二四卷作「枚」。 )。

    缺名 唐宋诗
  • 題螺江廟

    廟裏杉松蕭颯[風](颯),廟前江水碧溶溶。 憑欄不見當時事,落日遠山千萬重。 (《詩藪雜編》四引《郡閣雅談》)(〖1〗見《增修詩話總龜》卷十六引《郡閣雅談》、《吟窗雜錄》卷四九引《江表志》。 據後書,陳誼應爲南唐時人。 )。

    陳誼 唐宋诗
  • 酬李端得山中道友書見寄之作(題擬)

    馬融方直校,閱檢復持鉛。 素業高風繼,青春壯思全。 論文多在夜,宿寺不虛年。 自署區中職,同荒郭外田。 山鄰三徑絕,野意八行傳。 煮玉矜新法,留符識舊仙。 涵苔溪溜淺,搖浪竹橋懸。 複洞潛棲燕,疏楊半翳蟬。 詠歌雖有和,雲錦獨成妍。 應以馮唐老,相譏示此篇。 (見江標影宋書棚本《李端詩集》卷三)(按:《全唐詩》卷二八六以此詩爲李端詩,題作「酬前駕部員外郎苗發」,實誤。 檢影宋書棚本此詩附於李端《得山中道友書寄苗錢二員外》後,題作「酬前」,下署「駕部員外郎苗發」,殆爲苗發酬答李端見寄之作而附入李端集者。 後代輾轉刻印,誤將苗發職銜與詩題相連,遂誤成端詩。 類似情況,在唐人原集中甚常見,如竇叔向詩誤歸已經繼之類,岑仲勉、李嘉言二先生已指出。 苗發與張芬詩誤歸李端,亦屬同類型錯誤。 )。

    苗發 唐宋诗
  • 崔九欲往南山馬上口號與別

    歸山深淺去,須盡丘壑美。 莫學武陵人,暫游桃源裏。

    裴迪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