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頌古九十八首 其一

〔宋朝〕 釋印肅

周匝無餘不著言,未離竺國意光圓。 廓然無聖誰饒舌,萬古騰輝世莫傳。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題郪縣郭三十二明府茅屋壁

    江頭且繫船,爲爾獨相憐。 雲散灌壇雨,春青彭澤田。 頻驚適小國,一擬問高天。 別後巴東路,逢人問幾賢。

    杜甫 唐宋诗
  • 早春書情

    漸老風光不著人,花溪柳陌早逢春。 近來行到門前少,趁暖閑眠似病人。

    王建 唐宋诗
  • 南園十三首 十

    邊讓今朝憶蔡邕,無心裁曲臥春風。 舍南有竹堪書字,老去溪頭作釣翁。

    李賀 唐宋诗
  • 責漢水辭

    漢之廣兮,風波四起。 雖有風波,不如蹄涔之水。 蹄涔之水,不爲下國而傾天子。 漢之深兮,其隄莫量。 雖云莫量,不如行潦之汪。 行潦之汪,不爲下國而溺天王。 漢之美者曰魴,吾雖饑不食其魴,恐污吾之饑腸。

    李善夷 唐宋诗
  • 送最澄闍梨還日本詩

    海東國主尊台教,遣僧來聽《妙法華》。 歸來香風滿衣裓,講堂日出映朝霞。 (見日本比睿山無量院沙門慈本〖一七九四--一八六八〗在文久二年〖一八六二〗撰《天台霞標》第四篇第一卷。 轉錄自《中國哲學史研究》一九八五年第一期刊日本戶崎哲彥撰《留傳日本的有關陸質的史料及若干考證》。 此篇承束景南先生告知。 )(按:慈本於詩下注云:「此詩未知出於何書。 慈本獲之希烈宿稱鈔書中也。 原本海作汝,妙作於,慈本依義改之。 或曰:此詩載在《禪宗日工集》,又改數字載之《本朝高僧傳》某傳也。 」戶崎氏考證此詩又見於《空華老師日用工夫略集》卷一,第二句作「故遣僧來聽《法華》」。 約在公元一三○○年前後即傳爲陸質詩。 但吳顗等九人送最澄詩,皆爲五言律詩,唯此首爲七言古絕,「因此,該詩疑爲後人假托之作,或以意採錄。 」)。

    陸質 唐宋诗
  • 陪姚使君題惠上人房

    帶雪梅初煖,含煙柳尚青。 來窺童子偈,得聽法王經。 會理知無我,觀空厭有形。 迷心應覺悟,客思未遑寧。

    孟浩然 唐宋诗
  • 送唐明府赴溧水

    三爲百里宰,已過十餘年。 祗嘆官如舊,旋聞邑屢遷。 魚鹽濱海利,薑蔗傍湖田。 到此安甿俗,琴堂又晏然。

    韋應物 唐宋诗
  • 宗人緘見過

    慈恩題墨七彫年,霰雪相逢倦客天。 男子詣曹羞會課,禿翁無版欲歸田。 爻占後笑餘艱象,書入窮愁有剩篇。 聞道漢家求失職,可能梁甲信灰然。

    宋庠 唐宋诗
  • 山齋早起

    推枕凌晨起,添衣奈冷何。 新霜浮瓦薄,缺月挂簷多。 野燒猶殘焰,鄰雞尚凍歌。 撥灰添宿火,一快爇松柯。

    鄧深 唐宋诗
  • 寄贈天台石橋京行人

    無心曾看石橋雲,有耳曾聽石橋水。 俗塵未盡難重留,飯麻纔竟歸心起。 自從一別五春風,夢繞橋庵西復東。 雀噪亭前聽茶鼓,蛇蟠砌外護瓜叢。 更憶依人兩烏鵲,朝朝飛下映真閣。 樹鵝土菌恣登盤,林麓素無蟲獸惡。 江湖迢遞皆畏途,誰知世上有華胥。 五百開士去雖久,猶餘一老能清癯。 幾年脅背不著席,棟宇增新間金碧。 風月忽寄盈尺書,約我重來共晨夕。 恨不速駕鵂鶹皮,屈伸臂項款山扉。 相逢定作解垢衣,水邊石上同茹芝。

    李呂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