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遠樓中俯市囂,萬家蟻聚汩塵勞。 此中更覺樓低小,佛界由來著眼高。
无
其他无
〔宋朝〕 鄧深
柔遠樓中俯市囂,萬家蟻聚汩塵勞。 此中更覺樓低小,佛界由來著眼高。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隱豹深愁雨,潛龍故起雲。 泥多仍徑曲,心醉阻賢羣。 忍待江山麗,還披鮑謝文。 高樓憶疎豁,秋興坐氛氳。
病來猶強引雛行,力上東原欲試耕。 幾處馬嘶春麥長,一川人喜雪峰晴。 閑知有味心難肯,道貴謀安迹易平。 陶令若能兼不飲,無弦琴亦是沽名。
黃芽不是鉛,二舞會生丹田。 若求巨勝法,鉛汞須自然。 顧非世間有,不問愚與賢。 日魂與月華,識者皆神仙。
昔日騎驢學忍饑,今朝忽著錦衣歸。 等閑畫虎驅紅旆,可畏登龍入紫微。 富貴不由翁祖(一作「簪組」)解,文章生得羽毛飛。 廣都再去應惆悵,猶有江邊舊釣磯。 (見蜀何光遠《鑑戒錄》卷八「衣錦歸」條。 )(〖1〗《鑑戒錄》云:「段相國文昌本廣都人,父以油柞爲業。 生而有致,長亦多才,物業蕩空,文章迴振。 洎跨衛行卷,鄉里笑之歷三十年間,衣錦還蜀,蜀人有詩贈曰〖略〗。 」)。
東風知君將出遊,玉人迥立林之幽。 欹牆數苞乃爾瘦,中有萬斛江南愁。 君哦新詩我聽瑩,句裏無塵春色靜。 人人索笑那得禁,獨爲君詩起君病。 欲語未語令人嗟,桃李回看眼中沙。 同心不見昭儀種,五出時驚公主花。 典衣重作明朝約,聊復寬君念歸洛。 笛催疏影日更疏,快飲莫教春寂寞。
思溪渺渺泛蘭舟,檥棹臨津得自留。 蓮社不知三伏熱,竹林獨占一庭秋。 蒲葵喜接高人語,茗盌能消旅客愁。 所恨塵緣驅逐去,漫留名姓記曾游。
端居感物化,悵恨不出游。 賦詩往追亡,顧得雜佩酬。 結綬光陸離,縕袍非所羞。 終然抱耿耿,尼父悲東周。 凄凉尊犍崖,望想滄浪舟。 低徊不得去,寂寞將焉求。 安知崔蔡徒,考槃共斯丘。 爲我揮素壁,報君當紫裘。
緱氏吹簫遠,王家奕葉光。 昔多稱建業,今獨盛安陽。 泰華何曾老,江河各自長。 一名重兩火,與宋大休祥。
老馬知塗益可羞,寒燈冷硯照窮愁。 著書不望從兒讀,歸舍何當與婦謀。 赤脚踏鯤真浪許,短衣射虎恐長休。 何人得似襄陽守,乞我苕湖十頃秋。
昔在慈恩會,交新意已親。 相逢游宦處,不比後來人。 共度衡陽夏,平分嶽麓春。 夤緣如此少,欲別倍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