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髮歸休閱半生,棣華酬唱得娛情。 雙旌欲指閩中去,三徑誰同月下行。 蕙帳風清知鶴怨,蘋洲波細憶鷗盟。 新壇留慰人千里,把盞相思淚睫橫。
无
其他无
〔宋朝〕 洪适
白髮歸休閱半生,棣華酬唱得娛情。 雙旌欲指閩中去,三徑誰同月下行。 蕙帳風清知鶴怨,蘋洲波細憶鷗盟。 新壇留慰人千里,把盞相思淚睫橫。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攢石當軒倚,懸泉度牖飛。 鹿麛衝妓席,鶴子曳童衣。 園果嘗難遍,池蓮摘未稀。 卷簾唯待月,應在醉中歸。
明王獵士猶疎在,巖谷安居最有才。 高虎壯言知鬼伏,葛龍閑臥待時來。 雲藏山色晴還媚,風約溪聲靜又迴。 不獨春光堪醉客,庭除長見好花開。
四十年高夢,生涯指一丘。 無人同久住,有鶴對冥修。 草雜芝田出,泉和石髓流。 更嫌庭樹老,疑是世間秋。
九冬三十夜,寒與暖分開。 坐到四更後,身添一歲來。 魚燈延臘火,獸炭化春灰。 青帝今應老,迎新見幾迴。
三仙一一駕紅鸞,仙去雲閑遶古壇。 煉藥舊臺空處所,掛衣喬木兩摧殘。 清風嶺接猿聲近,白石溪涵水影寒。 二十四峯皆古隱,振纓長往亦何難。
□□(明時)[一]奉遣出(別)皇(黃)州,行至漢陽南渡頭。 春風不解傳鄉信,江月偏能照客愁。 ([一]此第二首,又見伯二五五五卷,校其缺字異文三事。 又「渡頭」作「度」,「鄉信」作「香」,不及原卷〖伯三八八五〗之善。 )。
一花三百朶,含笑向春風。 明年三月裏,朶朶斷腸紅。 (見《增修詩話總龜》卷四八引《洞微志》)(〖1〗《洞微志》:「錢仁伉,尚父之孫也。 爲元帥府中書檢校司徒,與中軍都虞候金沼鄰居。 沼所居堂東,植牡丹藿一本,着花三百朶,其色如血,加之金含稜。 每瓶子頂上有碎金絲,如自然蛺蝶之狀。 一城以爲殊異。 每歲花開張宴,仁伉預焉。 開寶七年春三月花纔一兩朶開。 仁伉一夕洪飲擊劍,裎服中單,背負大籃,左手攜鋤,腰插六匕首,踰墻而過沼,中外無知者。 鋤取牡丹置籃中,乃平其地。 空中聞有吁歎之聲,細微若遊蜂音,辭曰〖略〗。 仁伉異之,移植於亭後。 明日,沼覺失花,爲非人力所及。 來年花盛開乃宴加沼,沼一見無語,得疾以歸。 至夜憤悶不已,以刀決腸而卒。 腸皆寸寸斷,果符空中之語。 」)。
崇寧乙酉此時節,情與無情同出生。 紹興甲子時不移,情與無情同入滅。 一生一滅無欠餘,末上露些端的別。 通身手眼不奈何,謂是西歸謗吾友。 乞與諸方拄杖頭,黑黑明明三八九。
滿拂春光一番雨,閙花如海麥摇波。 靜觀物化知如幻,奈此撩人風物何。
七十衰翁卧故山,鏡中無復舊朱顔。 一聯輕甲流塵積,不爲君王戍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