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別未十日,舉頭楊柳黄。 蜂來知酒美,梅度覺船香。 岸幘春容好,翻書晝景長。 無人共談麈,自酌引壺觴。
无
其他无
〔宋朝〕 韓元吉
一別未十日,舉頭楊柳黄。 蜂來知酒美,梅度覺船香。 岸幘春容好,翻書晝景長。 無人共談麈,自酌引壺觴。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黃河倒上天,衆水有却來。 人心不及水,一直去不迴。 一直亦有巧,不肯至蓬萊。 一直不知疲,唯聞至省臺。 忍古不失古,失古志易摧。 失古劒亦折,失古琴亦哀。 夫子失古淚,當時落漼漼。 詩老失古心,至今寒皚皚。 古骨無濁肉,古衣如蘚苔。 勸君勉忍古,忍古銷塵埃。
芙蓉池裏葉田田,一本雙花出碧泉。 濃淡共妍香各散,東西分豔蔕相連。 自知政術無他異,縱是禎祥亦偶然。 四野人聞皆盡喜,爭來入郭看嘉蓮。
圓光照一海,遠客在孤舟。 相憶無期見,中宵獨上樓。
秦隴逼氐羌,征人去未央。 如何幽咽水,併欲斷君腸。 西注悲窮漠,東分憶故鄉。 旅魂聲攪亂,無夢到咸陽。
渭濱迎宰相。
茲晨乃休暇,適往田家廬。 原谷徑塗澀,春陽草木敷。 纔遵板橋曲,復此清澗紆。 崩壑方見射,廻流忽已舒。 明滅泛孤景,杳靄含夕虛。 無將爲邑志,一酌澄波餘。
南泉麻谷與歸宗,道眼元來總不通。 去禮國師瞻相好,區區只到半途中。
夜深琵琶聲似裂,一曲霓裳一庭月。 曲終人影在西階,困倚東風步摇折。
秋風彫蘭芷,芳洲久寂寞。 痛飲讀離騷,此興亦不惡。
天之有常度,躔次絕乖離。 地之有常理,沈潜無變虧。 人之有常道,高下遵軌儀。 三才各定位,萬古永不移。 二儀設有變,修德可以祈。 人道或反常,其亂何由支。 昔在典午朝,國祚向陵夷。 日向中夜出,赫赫來東陲。 地向太極裂,中有蒼鵝飛。 高厚災且異,人妖亦繁滋。 始有竹林民,怪誕名不羈。 次有夷甫輩,高談慕無爲。 沈湎多越禮,阮籍兼輔之。 虛名能飾詐,光逸與王尼。 何曾有先見,不能救其衰。 張華徒竭力,無以扶其危。 至今西晉書,讀之堪涕洟。 爾來歷千年,炎宋運重熙。 東州有逸黨,尊大自相推。 號曰方外交,蕩然絕四維。 六籍被詆訶,三皇遭毀訾。 坑儒愚黔首,快哉秦李斯。 與世立憲度,迂哉魯先師。 流宕終忘反,惡聞有民彝。 或爲童牧飲,垂髽以相嬉。 或作概量歌,無非市井辭。 或作薤露唱,發聲令人悲。 或稱重氣義,金帛不爲貲。 或曰外形骸,頂踵了無絲。 麀聚復優雜,何者爲尊卑。 遥聞風波民,未見如調饑。 偶逢紳带士,相對如拘縻。 不知二紀來,此風肇自誰。 都緣極顯地,多用寧馨兒。 斯人之一唱,翕然天下隨。 斯人之一趨,靡然天下馳。 鄉老爲品狀,不以逸爲嗤。 宗伯主計偕,不以逸爲非。 私庭訓子弟,多以逸爲宜。 公朝論人物,翻以逸爲奇。 家國盡爲逸,禮法從何施。 我常病其事,中夜起思惟。 平地三尺限,空車登無歧。 重載歷百仞,所來因陵遲。 萬一染成俗,雖悔何由追。 衆人皆若夢,焉能分其糜。 衆人皆若醉,不知啜其醨。 天下皆病痿,俾誰就魯醫。 天下皆病狂,何暇灸其眉。 幸有名教黨,可與决雄雌。 所嗟九品賤,不得立文墀。 賈誼惟慟哭,梁鴻空五噫。 終削南山竹,冒死指其疵。 願乘九廟靈,感悟宸心知。 赫爾奮獨斷,去邪在勿疑。 分捕復大索,憸人無孑遺。 大者肆朝市,其徒竄海湄。 殺一以戒萬,是曰政之基。 千奴共一膽,膽破衆自隳。 無使永嘉風,敗亂昇平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