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慕嚴子陵,躬耕寄事外。 弗聽有道舉,安得從郭泰。 恥因粟五斗,陶令腰束带。 三賢甘寂寞,舉世惜機會。 是心本通明,忍把客塵蓋。 洗耳潁陽水,要使聞清籟。 紛紛難與言,簡篇猶可頼。
无
其他无
〔宋朝〕 李呂
吾慕嚴子陵,躬耕寄事外。 弗聽有道舉,安得從郭泰。 恥因粟五斗,陶令腰束带。 三賢甘寂寞,舉世惜機會。 是心本通明,忍把客塵蓋。 洗耳潁陽水,要使聞清籟。 紛紛難與言,簡篇猶可頼。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真玉燒不熱,寶劍拗不折。 欲別崔俠心,崔俠心如鐵。 復如金剛鎖,無有功不徹。 仍於直道中,行事不詆訐。 崔俠兩兄弟,垂範繼芳烈。 相識三十年,致書字不滅。 我來宣城郡,飲水仰清潔。 藹藹北阜松,峩峩南山雪。 顧生歸山去,知作幾年別。
才飽身自貴,巷荒門豈貧。 韋生堪繼相,孟子願依鄰。 夜思琴語切,晝情茶味新。 霜枝留過鵲,風竹掃蒙塵。 郢唱一聲發,吳花千片春。 對君何所得,歸去覺情真。
茅屋深灣裏,釣船橫竹門。 經營衣食外,猶得弄兒孫。
纔入玄都解鬱陶,羽人相伴遍遊遨。 溪橫洞口紅塵斷,嶽聳天心紫氣高。 金井泉秋光瀲灧,石壇松古韻蕭騷。 吟餘却歎浮生事,盡[□□□□□□]。 (同前書卷四。 影抄本僅抄至「盡」字,空框從羅振玉《殷禮在斯堂叢書》校排本《廬山記》補。 )。
非關秋節至,詎是恩情改。 掩嚬人已無,委篋涼空在。 何言永不發,暗使銷光彩。
去國離羣擲歲華,病容憔悴愧丹沙。 谿連舍下衣長潤,山带城邊日易斜。 幾處垂鈎依野岸,有時披褐到鄉家。 故人書札頻相慰,誰道西京道路賒。
蘧蘧飛夢過雲鄉,物色清輝眼界長。 閶闔未招金馬士,蓬萊先立玉瀾堂。 千尋濯足衣裘冷,六字哦詩筆硯香。 當與瑶池作同社,紅巾青鳥兩相忘。
憑高休惜舉觴頻,聊結華嚴數面親。 筇杖止堪扶倦客,蒲團仍得憩閒身。 雪霜侵鬢叵禁老,梅柳迎人俱欲春。 後日重來應更好,南山排立畫簷新。
整整復斜斜,翩如風際鴉。 書成半行草,眼倦正昏花。 未辦倉盛筆,寧能錐畫沙。 老夫端可愧,頭白不名家。
棄官謂逍遥,勞苦殊未既。 荒疇須墾闢,破屋欠塗塈。 疾深藥難求,食盡穀暴貴。 安能作經營,但覺睡有味。 秋高霜露逼,更苦薪炭費。 雖云未遽死,饑凍亦可畏。 頗思從李廣,小獵聊吐氣。 復恐灞亭歸,邂逅逢醉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