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梗天地間,初不異萬物。 可能發深省,惟有一事實。
无
其他无
〔宋朝〕 李呂
萍梗天地間,初不異萬物。 可能發深省,惟有一事實。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夾道天渠遠,垂絲御柳新。 千條宜向日,萬戶共迎春。 輕翠含煙發,微音逐吹頻。 靜看思渡口,迴望憶江濱。 嫋嫋分遊騎,依依駐旅人。 陽和如可及,攀折在茲辰。
賈誼哭時事,阮籍哭路岐。 唐生今亦哭,異代同其悲。 唐生者何人,五十寒且飢。 不悲口無食,不悲身無衣。 所悲忠與義,悲甚則哭之。 太尉擊賊日,尚書叱盜時。 大夫死兇寇,諫議謫蠻夷。 每見如此事,聲發涕輒隨。 往往聞其風,俗士猶或非。 憐君頭半白,其志竟不衰。 我亦君之徒,鬱鬱何所爲。 不能發聲哭,轉作樂府詩。 篇篇無空文,句句必盡規。 功高虞人箴,痛甚騷人辭。 非求宮律高,不務文字奇。 惟歌生民病,願得天子知。 未得天子知,甘受時人嗤。 藥良氣味苦,琴澹音聲稀。 不懼權豪怒,亦任親朋議。 人竟無奈何,呼作狂男兒。 每逢羣盜息,或遇雲霧披。 但自高聲歌,庶幾天聽卑。 歌哭雖異名,所感則同歸。 寄君三十章,與君爲哭詞。
風光引步酒開顏,送老消春嵩洛間。 朝蹋落花相伴出,暮隨飛鳥一時還。 我爲病叟誠宜退,君是才臣豈合閑。 可惜濟時心力在,放教臨水復登山。
簾捲殘陽鳴鳥鵲,花飛何處好樓臺。 (見明胡應麟《詩藪·內編》卷六。 )。
一身竟無託,遠與孤蓬征。 千里失所依,復將落葉幷。 中途偶良朋,問我將何行。 欲獻濟時策,此心誰見明。 君王制六合,海塞無交兵。 壯士伏草間,沈憂亂縱橫。 飄飄不得意,昨發南都城。 紫燕櫪下嘶,青萍匣中鳴。 投軀寄天下,長嘯尋豪英。 耻學瑯琊人,龍蟠事躬耕。 富貴吾自取,建功及春榮。 我願執爾手,爾方達我情。 相知同一己,豈惟弟與兄。 抱子弄白雲,琴歌發清聲。 臨別意難盡,各希存令名。
刻燭知無取,爭先素未精。 本圖忘物我,何必計輸贏。 賭墅終規利,焚囊亦近名。 不如相視笑,高詠兩三聲。
兩山收雨暗平沙,遮斷溪梅隔水花。 留得烟林作圖畫,依稀松磴有人家。
登高未用懷郪縣,少異誰能識孟嘉。 歲歲青罇常有酒,年年黄菊未逢花。 分將默坐更捜句,肯以銜盃當飲茶。 且莫憑欄傷極目,人間秋日易西斜。
戲論無涯與有涯,委心沖漠固清嘉。 衣裳草木元非織,窟宅雲霞豈是家。 瞪眎恐同高長史,神交宜伴老南華。 只應一念超塵劫,安用神漿夜繞牙。
胸中五斗棘,厭此十日讀。 紛然湘羅帕,猶作春笋束。 先生擇法眼,一閲不再復。 探囊得至寶,每出輒驚俗。 孟公更超絕,涇渭飽渟滀。 從容了官事,繭紙唾珠玉。 鄙夫聞道晚,衡鑑恐不足。 冥搜夜無寐,慚愧費宮燭。 何時即三昧,屈指社甕熟。 秋容日夕好,應到堂前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