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我醉美人家,美人顏色嬌如花。 今日美人棄我去,青樓珠箔天之涯。 天涯娟娟常娥月,三五二八盈又缺。 翠眉蟬鬢生別離,一望不見心斷絕。 心斷絕,幾千里,夢中醉臥巫山雲。 覺來淚滴湘江水,湘江兩岸花木深。 美人不見愁人心,含愁更奏綠綺琴,調高弦絕無知音。 美人兮美人!不知爲暮雨兮爲朝雲。 相思一夜梅花發,忽到窗前疑是君。
无
其他无
〔唐朝〕 盧仝
當時我醉美人家,美人顏色嬌如花。 今日美人棄我去,青樓珠箔天之涯。 天涯娟娟常娥月,三五二八盈又缺。 翠眉蟬鬢生別離,一望不見心斷絕。 心斷絕,幾千里,夢中醉臥巫山雲。 覺來淚滴湘江水,湘江兩岸花木深。 美人不見愁人心,含愁更奏綠綺琴,調高弦絕無知音。 美人兮美人!不知爲暮雨兮爲朝雲。 相思一夜梅花發,忽到窗前疑是君。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風塵暗不開,汝去幾時來。 兄弟分離苦,形容老病催。 江通一柱觀,日落望鄉臺。
深潭與淺灘,萬轉出新安。 人遠禽魚淨,山深水木寒。 嘯起青蘋末,吟矚白雲端。 即事遂幽賞,何心挂儒冠。
望夫石,夫不來兮江水碧。 行人悠悠朝與莫,千年萬年色如故。
眷言懷隱逸,輟駕踐幽叢。 白雲飛夏雨,碧嶺橫春虹。 草綠長楊路,花疎五柞宮。 登臨日將晚,蘭桂起香風。
胡角引北風,薊門白於水。 天含青海道,城頭月千里。 露下旗濛濛,寒金鳴夜刻。 蕃甲鏁蛇鱗,馬嘶青塚白。 秋靜見旄頭,沙遠席羈愁。 帳北天應盡,河聲出塞流。
匪神之靈,匪機之微。 如將白雲,清風與歸。 遠引若至,臨之已非。 少有道契,終與俗違。 亂山高木,碧苔芳暉。 誦之思之,其聲愈稀。
越山重疊越溪斜,西子休憐解浣紗。 得似紅兒今日貌,肯教將去與夫差。
煙鴻上漢聲聲遠,逸驥尋雲步步高。 應笑內兄年六十,郡城閑坐養霜毛。 (見《樊川文集·外集》)(按:此詩自宋時起,即收杜牧名下。 胡震亨《唐音戊籤》一〖《統籤》卷五六二〗云:「按牧之卒年五十,此云六十,或非牧詩也。 」其說是。 岑仲勉先生《唐人行第錄》引後二句詩後云:「如謂內兄指被送者而言,則牧既爲杜十三,其內兄〖即妻兄〗斷不能爲杜十三。 如曰詩題『杜十三』錯誤,亦有疑問,因牧卒時年僅五十一,若牧尚未還京,行年更不及五十,詩苟牧自作,斷不至如此荒唐。 故對此詩之較合理解釋,當是送者乃牧內兄之爲郡守者,後人不求甚解,將此詩混入《樊川集》內也。 」今按:《樊川文集》卷四有《寄內兄和州崔員外十二韻》,知作者即此人。 《全唐詩》卷五二四誤收杜牧名下,今爲移正。 又,杜牧《自撰墓志銘》稱妻裴氏,未言另有崔氏妻。 《樊川文集》卷九有其妻兄裴希顏墓志,希顏仕履未至州牧,姑存疑。 )。
清明初過雨初收,春意重因霽景留。 風定草煙還壓野,雲開山色始歸樓。 邙陰高樹藏低嶺,河曲新波沒故洲。 點檢叢花猶半在,應須秉燭爲君游。
檻櫺生菌地生衣,釜甑有魚盤有薇。 適俗簪裾取縈挽,累人口腹得嶇崎。 行看海霧江雲盡,却放風臺月觀輝。 撥置圖書絕欣慨,一巾一鉢款山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