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觸毒暑,衣垢背汗浹。 今旦殊蕭然,涼雨吹醉頰。 瘦松無横枝,蠧竹少全葉。 渚蓮乃可念,泫泣如放妾。 豈惟人意適,我馬亦振鬛。 遠村有歸人,清溪争晚涉。
无
其他无
〔宋朝〕 陸游
三日觸毒暑,衣垢背汗浹。 今旦殊蕭然,涼雨吹醉頰。 瘦松無横枝,蠧竹少全葉。 渚蓮乃可念,泫泣如放妾。 豈惟人意適,我馬亦振鬛。 遠村有歸人,清溪争晚涉。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年壯才仍美,時來道易行。 寵兼三獨任,威肅貳師營。 將略過南仲,天心寄北京。 雲旂臨塞色,龍笛出關聲。 漢月隨霜去,邊塵計日清。 漸知王事好,文武用書生。
可憐五馬風流地,暫輟金貂侍從才。 閣上掩書劉向去,門前修刺孔融來。 崤陵路靜寒無雨,洛水橋長晝起雷。 共羨府中棠棣好,先於城外百花開。
本是龍門桐,因妍入漢宮。 香緣羅袖裏,聲逐朱弦中。 雖有相思韻,翻將入塞同。 關山臨却月,花蘂散迴風。 爲將金谷引,添令曲未終。
公子盛西京,光華早著名。 分庭接遊士,虛館待時英。 高閣浮香出,長廊寶釧鳴。 面花無隔笑,歌扇不障聲。
白水東悠悠,中有西行舟。 舟行有返櫂,水去無還流。 奈何生別者,戚戚懷遠遊。 遠遊誰當惜,所悲會難收。 自君闃芳躧,青陽四五遒。 皓月掩蘭室,光風虛蕙樓。 相思無明晦,長歎累冬秋。 離居久遲暮,高駕何淹留。
小謝清高大謝才,聖君令泰此方來。 一從到後常無事,鈴閣公庭滿綠苔。
遠見麻姑戲瑞禽,每來教舞此壇心。 基離地面三千丈,勢倚雲根一萬尋。 煙海日搖雙翅影,洞天風散九韻音。 自從越叟分明說,便想羅浮直至今。 (〖1〗上面這些詩寫辰一小冊上,線裝,僅存五葉,共二十八首。 後有殘闕,原書葉數、詩數不知多少。 總題《涉道詩》,下題撰人李翔姓名。 李翔的時代和事跡無所考,這個詩集也不見於著錄。 所歌詠酬答的都是道山道觀,當時道教的天師、尊師、鍊師、總真以及供奉和道教史上的著名人物事跡等。 這應該是一部現存最古的道徒詩集。 〖2〗詩中所表現的山名和地名,多在今江西、江蘇、浙江三省,主要是在龍虎山、茅山、天台山之間,李翔大概就是這一地區以內的人。 他的時代,大概是第九世紀末年或第十世紀初年的人。 謝自然是貞元十一年〖七九五〗十一月十二日卒於梁州西門外金泉山的,韓愈〖七六八--八二四〗有《謝自然詩》〖《昌黎先生集》卷一〗,李翔有《題謝自然傳後》〖傳爲郡守李堅所作〗,所以李翔時代,疑比韓愈稍晚。 〖日本《道教研究》第一冊刊吳其昱《李翔及其涉道詩》推定李翔爲唐高祖九世孫,江王李元祥之後,曾官莆田尉,約於咸通間在世,所據爲《新唐書》卷七○下《宗室世系表》,可備一說。 〗)。
斜月纔鑒帷,凝霜偏冷枕。 持情須耿耿,故作單牀寢。
叢祠千歲臨江渚,拜貺今年那可數。 須晴得晴雨得雨,人意所向神輒許。 嘉禾九穗持上府,廟前女巫遞歌舞。 嗚嗚歌謳坎坎鼓,香烟成雲神降語。 大餅如槃牲腯肥,再拜獻神神不違。 晚来人醉相扶歸,蟬聲滿廟鎖斜暉。
衰翁不出門,歲月過電雹。 窗明地爐暖,袖手坐寂寞。 可憐瓶中梅,爛漫幾開落。 小園亦數樹,曾未破一萼。 三更北風急,雨雪恐復作。 且當勤舉杯,莫恨浮蟻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