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官門外曵枯笻,此地天教著放翁。 萬事元無工拙處,一官已付有無中。 拏雲柏樹瘦蛟立,繞郭江流清鏡空。 欲把酒杯終覺懶,緩歌曾醉落花風。
无
其他无
〔宋朝〕 陸游
錦官門外曵枯笻,此地天教著放翁。 萬事元無工拙處,一官已付有無中。 拏雲柏樹瘦蛟立,繞郭江流清鏡空。 欲把酒杯終覺懶,緩歌曾醉落花風。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道和氣兮襲氤氳,宣皇規兮彰聖神。 服遐裔兮敷質文,格苗扈兮息煙塵。
出門逢故友,衣服滿塵埃。 歲月不可問,山川何處來。 綺城容弊宅,散職寄靈臺。 自此留君醉,相歡得幾回。
暮行河堤上,四顧不見人。 衰草際黃雲,感歎愁我神。 夜歸孤舟臥,展轉空及晨。 謀計竟何就,嗟嗟世與身。
金庭路指剡川隈,珍重良朋自此來。 兩鬢不堪悲歲月,一巵猶得話塵埃。 家通曩分心空在,世逼橫流眼未開。 笑殺山陰雪中客,等閑乘興又須回。
曉霽望嵩丘,白雲半巖足。 氛氳涵翠微,宛如嬴臺曲。 故人昔所尚,幽琴歌斷續。 變化竟無常,人琴遂兩亡。 白雲失處所,夢想曖容光。 疇昔疑緣業,儒道兩相妨。 前期許幽報,迨此尚茫茫。 晤言既已失,感歎情何一。 始憶攜手期,雲臺與峨眉。 達兼濟天下,窮獨善其時。 諸君推管樂,之子慕巢夷。 奈何蒼生望,卒爲黃綬欺。 銘鼎功未立,山林事亦微。 撫孤一流慟,懷舊日暌違。 盧子尚高節,終南臥松雪。 宋侯逢聖君,驂馭遊青雲。 而我獨蹭蹬,語默道猶屯。 征戍在遼陽,蹉跎草再黃。 丹丘恨不及,白露已蒼蒼。 遠聞山陽賦,感涕下沾裳。
鯨吸鰲吞數百杯,玉山誰起復誰頹。 醒時兩袂天風冷,一朵紅雲海上來。
一到荒城恨轉深,數朝長嘆意雖任。 昔日三軍雄鎮地,今時百(白)草遍城陰。 隤墉窮巷無人跡,獨樹孤墳有鳥吟。 邂逅流移千里外,誰念恓(原作「栖」)惶一片心。
不體(《類從》本作「航」。 〖又日本佛教全書〗本作「{舟巳}」。 考云:「{舟巳}即那字。 慧超《傳》多用此字。 」)心淚(《類從》本作「渡」。 )自涓,(望按:「此句原脫一字。 」)情因法眼奄幽泉。 明朝儻問滄波客,的說遺鞋白足還。 (見《渤海國志長編》卷十八引《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三。 )(〖1〗按詩前有小注,曰「詩一首。 在唐作」。 蓋從當時渤海藩國言,故曰「在唐」也。 又詩末題「大和二年四月十四日書」十字。 〖2〗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六年出版顧承甫等點校本《入唐求來巡禮行記》,參據多種版本校勘,較精審。 今錄異文如次:「公作而習之」,「作」作「僕」;「余之身期降物」,作「余亦身期絳物」;「入宗五臺」,「宗」作「室」;「青癡」,作「青瘀」;「仙大師己來日久」,「己」作「亡」;「位我之血」,「位」作「泣」;「不體心淚」,「體」作「航」。 )。
兩箇孩兒抱花鼓,左邊打了右邊舞。 一曲兩曲無人會,歷歷清風動千古。
先聲一鶚天,萬點蜀山懸。 天子留英閣,君王問進賢。 玉書遺二冊,金馬獨三年。 胄子文書活,花間愧管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