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門數頃秋,半日爲遲留。 老驥厭伏櫪,饑鷹思下韝。 野橋危欲斷,山雨落還收。 何許丹青手,端能寫此愁。
无
其他无
〔宋朝〕 陸游
柴門數頃秋,半日爲遲留。 老驥厭伏櫪,饑鷹思下韝。 野橋危欲斷,山雨落還收。 何許丹青手,端能寫此愁。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萬年枝下昔同趨,三事行中半已無。 路自長沙忽相見,共驚雙鬢別來殊。
香火一爐燈一醆,白頭夜禮佛名經。 何年飲著聲聞酒,直到如今醉未醒。
一覽斷金集,再悲埋玉人。 牙弦千古絕,珠淚萬行新。
密葉四時同一色,高枝千歲對孤峯。 此中疑有精靈在,爲見盤根似臥龍。
雙陸智人戲,園碁出專能。 (「園」,伯三六五六卷作「圍」。 )解時終不惡,(「時」,斯三三九三卷作「事」。 )久後與仙通。
南山截竹爲觱篥,此樂本自龜茲出。 流傳漢地曲轉奇,涼州胡人爲我吹。 傍鄰聞者多歎息,遠客思鄉皆淚垂。 世人解聽不解賞,長飆風中自來往。 枯桑老柏寒颼飀,九雛鳴鳳亂啾啾。 龍吟虎嘯一時發,萬籟百泉相與秋。 忽然更作漁陽摻,黃雲蕭條白日暗。 變調如聞楊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歲夜高堂列明燭,美酒一杯聲一曲。
疏豁性情,谷虛而不盈。 舒散胸膚,冰渙而不凝。 恁麽來也,觸處相應。
面裂愁出門,指直但藏袖。 誰云三峽熱,有此凛冽候。 殷勤愧雪片,飛舞爲我壽。 方驚四山積,已見萬瓦覆。 豈惟寒到骨,遂覺疾在腠。 地爐熾薪炭,噤坐連昏晝。 梅花真強項,不肯落春後。 俗人愛桃李,苦道太疏瘦。 清芬終見賞,此事非速售。 已矣吾何言,高枕聽簷溜。
少年志欲掃胡塵,至老寜知不少伸。 覽鏡已悲身潦倒,横戈空覺膽輪囷。 生無鮑叔能知已,死有要離與卜鄰。 西望不須揩病眼,長安冠劍幾番新。
色如玉版貓頭筍,味抵駝峰牛尾貍。 歸向妻孥誇至夕,書生寒乞定難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