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小筑

〔宋朝〕 陸游

放翁小筑寄江郊,屋破隨時旋補茅。 暮看白烟橫水際,曉聽清露滴林梢。 生來不啜猩猩酒,老去那營燕燕巢。 目斷鹿門三太息,龐公千載可論交。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平蔡州三首 三

    九衢車馬渾渾流,使臣來獻淮西囚。 四夷聞風失匕筯,天子受賀登高樓。 妖童擢髪不足數,血污城西一抔土。 南峯無火楚澤閑,夜行不鎖穆陵關。 策勳禮畢天下泰,猛士按劒看恒山。

    劉禹錫 唐宋诗
  • 不與老爲期

    不與老爲期,因何兩鬢絲。 纔應免夭促,便已及衰羸。 昨夜夢何在,明朝身不知。 百憂非我所,三樂是吾師。 閉目常閑坐,低頭每靜思。 存神機慮息,養氣語言遲。 行亦攜詩篋,眠多枕酒巵。 自慙無一事,少有不安時。

    白居易 唐宋诗
  • 題羅浮石

    清景持芳菊,涼天倚茂松。 名山何必去,此地有羣峰。

    李德裕 唐宋诗
  • 奉使淮南

    漢使徵兵詔未休,兩行旌斾接揚州。 試上高樓望春色,一年風景盡堪愁。

    李涉 唐宋诗
  • 馴虎巖

    外身道不遠,異類自能馴。 尚有相親獸,應無可棄人。 溪邊同飲水,林下共棲真。 寂寂空巖畔,千秋迹已陳。 (同前。 )(〖1〗《洞霄圖志》卷四《古跡門·伏虎巖》條:「伏虎巖,在宮山西南峻壁間,若環堵之室。 南有路,自上而下,復陟厓磴,方至其所。 藤蘿深密,怪禽晝啼,非有道之士,不可處也。 昔郭真君伏虎於此。 按《晉書》云:『葛洪何幼道偕訪之,目擊而已,各無所言,引嘯而退。 』唐吳天師愛其遺跡,每游忘返,題詩巖上,今歲久昏剝,云:『郭生在童穉,已得方外心。 絕跡遺世務,棲真入長林。 元和感異類,猛獸懷德音。 不憶固無情,斯言微且深。 』末句蓋引真君與溫嶠問答語。 」)。

    白元鑒 唐宋诗
  • 丹元子步天歌 北極紫微宮

    中元北極紫微宮,北極五星在其中。 大帝之坐第二珠,第三之星庶子居。 第一號曰爲太子,四爲后宮五天樞。 (一云:「第三明者帝之居,第四名曰四庶子,最小第五天之樞。 」)左右四星是四輔,天一太一當門路。 左樞右樞夾南門,兩面營衛一十五。 上宰少尉兩相對,少宰上輔次少輔。 上衛少衛次上丞,後門東邊大贊府。 門西喚作一少丞,以次却向前門數。 陰德門裏兩黃聚,尚書以次其位五。 女史柱史各一戶,御女四星五天柱。 大理兩星陰德邊,勾陳尾指北極顛,勾陳六星六甲前。 天皇獨在勾陳裏,五帝內坐後門是。 華蓋幷杠十六星,杠作柄象蓋傘形。 蓋上連連九箇星,名曰傳舍如連丁。 垣外左右各六珠,右是內階左天廚。 階前八星名八穀,廚下五箇天棓宿。 天牀六星左樞在,內廚相星右樞對。 文昌斗上半月形,希疎分明六箇星。 文昌之下曰三公,太尊只向三公明。 天牢六星太尊邊,太陽之守四勢前。 一箇宰相太陽側,更有三公相西偏,即是玄戈一星圓。 天理四星斗裏暗,輔星近著開陽淡。 (一本云:「文昌之下三師名,天牢六星四勢前。 更有三公相西偏,即是太陽一星圓。 天理四星斗裏暗,輔星近著闓陽淡。 」)北斗之宿七星明,第一主帝名樞精,第二第三璇璣星,第四名權第五衡,闓陽搖光六七名。

    王希明 唐宋诗
  • 和錢秘監與邊諫議南宮同直贈答

    筵上詩題共筆床,罇前酒興話高陽。 心清自覺官曹簡,院靜先知節候凉。 南國少年推貴重,東堂前輩讓賢良。 好看雙鳳追飛處,胡粉新塗紫界牆。

    徐鉉 唐宋诗
  • 行者求頌

    了身不若了心休,了得心時身不愁。 若也身心俱了了,神仙何必更封侯。

    釋曇華 唐宋诗
  • 恭和御製秋晚曲宴詩

    清時睿澤浸函生,和氣熏陶萬寶成。 迺即上林開特宴,更容廣樂奏新聲。 奉觴劍履風雲合,立仗旌旗日月明。 興國舊儀欣再讀,願觀混一致昇平。

    史浩 唐宋诗
  • 趙主簿護貢篚至吳下有詩見示用詩爲謝

    軸艫千里薄樅陽,未數當年漢省方。 勿爲催歸啼望帝,且看奉引駕乘黄。 四邊每報風塵靜,萬國同瞻日月光。 我願與民歌擊壤,求田當賣橐中裝。

    晁公遡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