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矣微官絆此身,柴車歸老亦逢辰。 阮咸卧摘孤風在,白墮閑傾一笑新。 萬里馳驅曾遠戍,六朝涵養忝遺民。 清閑即是桃源境,常笑淵明欲問津。
无
其他无
〔宋朝〕 陸游
久矣微官絆此身,柴車歸老亦逢辰。 阮咸卧摘孤風在,白墮閑傾一笑新。 萬里馳驅曾遠戍,六朝涵養忝遺民。 清閑即是桃源境,常笑淵明欲問津。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十年木屐步苔痕,石上松間水自喧。 三辟草堂仍被褐,數行書札忽臨門。 臥多共息嵇康病,才劣虛同郭隗尊。 亞相已能憐潦倒,山花笑處莫啼猿。
濃染紅桃二月花,只宜神筆縱龍蛇。 淺澄秋水看雲母,碎擘輕苔間粉霞。 寫賦好追陳后寵,題詩堪送竇滔家。 使君即入金鑾殿,夜直無非草白麻。
徵賦常登限,名山管最多。 吏閑民訟少,時得訪煙蘿。
不戴金蓮花,不得到仙家。
寒燈未滅夜愁添,輕帳低垂薄似煙。 忘却閨中病無寐,空教魂夢到君邊。 (又和。 見元林坤《誠齋雜記》卷下,元伊世珍《琅環記》卷上引《誠齋雜記》。 )(〖1〗《誠齋雜記》云:「唐大歷中,有人獨行到鳳凰臺,望見一男子與一婦人相和而歌,聲澈雲際。 」「歌罷,其人迫而視之,乃二獸焉,一類猪而體特高,蔚有文綵,一類龍而小,遍體純黃色。 其人驚而走。 行者問之因語其故,共往觀之,寂然無所見,惟竹書一束在地。 」)。
珪組紛紛蟻慕羶,徇人可否冀超遷。 傷哉遠略疲中國,慟矣長星出亙天。 晉楚春秋書失國,惠昭徒馭竟言旋。 朝廷得士爲强弱,郭隗來歸不首燕。
春來九雨一日晴,藜杖扶人出戶庭。 柳色肯如衰俗眼,向人還似舊時青。
西風一夜號庭樹,起攬戎衣泪濺襟。 殘角聲催關月墮,斷鴻影隔塞雲深。 數篇零落從軍作,一寸凄涼報國心。 莫倚壯圖思冨貴,英豪何限死山林。
市樓嘈囋知豐歲,驛樹輪囷傲早霜。 六十年間凡幾到,剩沽新酒對斜陽。
兩樞盛怒鬭春池,羣吠同聲徹曉帷。 等是一場狼籍事,更無人與問官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