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愛客如愛書,力雖不逮意有餘。 門前車馬久掃迹,老病又與黄卷疏。 人情冷暖可無問,手不觸書吾自恨。 今年入秋風雨頻,燈火得凉初可近。 年過七十眼尚明,天公成就老書生。 舊業雖衰猶不墜,夜窗父子讀書聲。
无
其他无
〔宋朝〕 陸游
平生愛客如愛書,力雖不逮意有餘。 門前車馬久掃迹,老病又與黄卷疏。 人情冷暖可無問,手不觸書吾自恨。 今年入秋風雨頻,燈火得凉初可近。 年過七十眼尚明,天公成就老書生。 舊業雖衰猶不墜,夜窗父子讀書聲。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皎然青瑣客,何事動行軒。 苦節酬知己,清吟去掖垣。 秋城臨海樹,寒月上營門。 鄒魯詩書國,應無鼙鼓喧。
腰懸錦帶佩吳鉤,走馬曾防玉塞秋。 莫笑關西將家子,秪將詩思入涼州。
桂殿江烏對,彫屏海燕重。 秖應多釀酒,醉罷樂高鐘。
月映東窗似玉輪,未央前殿絕聲塵。 宮槐花落西風起,鸚鵡驚寒夜喚人。
四牸三牯,中一去乳。 天霜降寒,納此室處。 老農拘拘,度地不畝。 東西幾何,七舉其武。 南北幾何,丈二加五。 偶楹當閑,載尺入土。 太歲在亥,餘不足數。 上締蓬茅,下遠官府。 耕耨以時,飲食得所。 或寢或臥,免風免雨。 宜爾子孫,實我倉庾。
妾家巫山隔漢川,君度南庭向胡苑。 高樓迢遰想金天,河漢昭回更愴然。 夜如何其夜未央,閑花照月愁洞房。 自矜夫婿勝王昌,三十曾作侍中郎。 一從流落戍漁陽,懷哉萬恨結中腸。 南山冪冪兔絲花,北陵青青女蘿樹。 由來花葉同一根,今日枝條分兩處。 三星差池光照灼,北斗西指秋雲薄。 莖枯花謝枝憔悴,香銷色盡花零落。 美人長歎豔容萎,含情收取摧折枝。 調絲獨彈聲未移,感君行坐星歲遲。 閨中宛轉今若斯,誰能爲報征人知。
當今積善競修崇,七寶莊嚴作梵宮。 佛日明時齊舜日,皇風清處接慈風。 一乘妙理應難測,萬刼良緣豈易窮。 共恨塵勞非法侶,掉鞭歸去夕陽中。 (同前《鑑誡錄》卷六。 《全唐詩》亦無佚句。 )(望按:《全唐詩》佚句卷共收段義宗佚詩六句,注云出《吟窗雜錄》。 其中「浮花」兩句,即今補第一首中句;「玉排」二句,即今補第二首中句。 另有「懸心秋夜月。 萬里照鄉關」兩句,實非佚句,全詩已收入《全唐詩》,署名「布燮」。 布燮,長和國人猶言宰相也,非人名,《全唐詩》與作者名等視之,失察矣。 句中「鄉關」,《鑑譖錄》作「關山」。 日本漢學家豐田穰氏所撰《全唐詩糾謬》〖見昭和二十三年即公元一九四八年養德社刊《唐詩研究》〗一文,中曾據我國後蜀何光遠《鑑誡錄》卷六《布燮朝》一條,稽之《全唐詩》,謂係《全唐詩》所未收,可以補佚云云。 此文近承日友波多)(野太郎教授函贈,即以鮑氏刻《知不足齋叢書》本《鑑誡錄》校其原詩。 畧誌顛末,深以得豐田氏論文啓迪之助爲感。 )。
喚似一物非他物,天上天下出還沒。 道是無來常現前,道是有來尋不得。 說有說無俱妄想,長安大道平如掌。 昨夜清寒驚覺時,手爪元來會抓癢。
惟彼子之,錫伯期思。 與賢並進,得聖而師。 彬彬雅道,翼翼令儀。 上目至言,廟食不隳。
地連巴楚峰嵐見,節近清明柳色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