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來樂太平,白頭父子事春耕。 因思世事悲身事,更聽風聲雜雨聲。 四海故人强半死,一襟清泪對誰傾。 新春要覓燒丹處,不住青城住赤城。
无
其他无
〔宋朝〕 陸游
七十年來樂太平,白頭父子事春耕。 因思世事悲身事,更聽風聲雜雨聲。 四海故人强半死,一襟清泪對誰傾。 新春要覓燒丹處,不住青城住赤城。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處世非不遇,榮身頗有餘。 勳爲上柱國,爵乃朝大夫。 自問有何才,兩入承明廬。 又問有何政,再駕朱輪車。 矧予東山人,自惟樸且疎。 彈琴復有酒,且慕嵇阮徒。 暗被鄉里薦,誤上賢能書。 一列朝士籍,遂爲世網拘。 高有罾繳憂,下有陷穽虞。 每覺宇宙窄,未嘗心體舒。 蹉跎二十年,頷下生白鬚。 何言左遷去,尚獲專城居。 杭州五千里,往若投淵魚。 雖未脫簪組,且來泛江湖。 吳中多詩人,亦不少酒酤。 高聲詠篇什,大笑飛杯盂。 五十未全老,尚可且歡娛。 用茲送日月,君以爲何如。 秋風起江上,白日落路隅。 回首語五馬,去矣勿踟躕。
黑山南面更無州,馬放平沙夜不收。 風送孤城臨晚角,一聲聲入客心愁。
松格一何高,何人號乳毛。 霜天寓直夜,媿爾伴閑曹。
南陵直上路盤盤,平地凌雲勢萬端。 堪笑巴民不厭足,更嫌山少畫山看。
今朝是何夕,良人誰觀覿。 中心實憐愛,夜寐不安席。 (以上六首均見《文鏡秘府論校注》天卷《八種韻》)(按:《八種韻》節凡引詩九首,除梁蕭繹、唐王昌齡、李白各一首外,餘六首作者不詳。 王利器《文鏡秘府論校注》引任學良《文鏡秘府論校注》稿本云:「本節曾引王昌齡李白詩,疑係元兢《腦髓》之文,皎然《詩議》不致有此種瑣屑聲)(韻之論也。 」然兢爲高宗時人,安得引及李、王之詩。 其說未諦。 諸詩爲六朝至盛唐間作品,殆無可疑。 )。
宿昔朱顏成暮齒,須臾白髮變垂髫。 一生幾許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銷。
火樹欝岧嶢,山車切絳霄。 層樓移旦闕,複道借星橋。 花散非因雨,霞多不爲朝。 聲來知佩近,香去惜車遥。 遇扇還聞曲,逢臺即聽簫。 更籌且莫盡,綵月正飄颻。
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 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
一犂烟雨靄江村,骯髒衡門暗斷魂。 覽鏡自憐空跌宕,誰知跨下有王孫。
飯了縱閑適,杖屨涉晴晝。 時物破百感,環山獻明秀。 承宇茂芳桂,追凉風細逗。 摘果靡憚勞,聊用引稚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