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山深處小桃源,往歲求漿憶叩門。 高柳簇橋初轉馬,數家臨水自成村。 茂林風送幽禽語,壞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詩記今夕,細雲新月耿黄昏。
无
其他无
〔宋朝〕 陸游
亂山深處小桃源,往歲求漿憶叩門。 高柳簇橋初轉馬,數家臨水自成村。 茂林風送幽禽語,壞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詩記今夕,細雲新月耿黄昏。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吾友遇知己,策名逢聖朝。 高才擅白雪,逸翰懷青霄。 承詔選嘉賓,慨然即馳軺。 清晝下公館,尺書忽相邀。 留歡惜別離,畢景駐行鑣。 言及沙漠事,益令胡馬驕。 丈夫拔東蕃,聲冠霍嫖姚。 兜鍪衝矢石,鐵甲生風飆。 諸將出冷陘,連營濟石橋。 酋豪盡俘馘,子弟輸征徭。 邊庭絕刁斗,戰地成漁樵。 榆關夜不扃,塞口長蕭蕭。 降胡滿薊門,一一能射鵰。 軍中多宴樂,馬上何輕趫。 戎狄本無厭,羇縻非一朝。 飢附誠足用,飽飛安可招。 李牧制儋藍,遺風豈寂寥。 君還謝幕府,慎勿輕芻蕘。
吳洲雲海接,楚驛夢林長。 符節分憂重,鵷鴻去路翔。 豔歌愁翠黛,寶瑟韻清商。 洲草遙池合,春風曉斾張。 晉臣多樂廣,漢主識馮唐。 不作經年別,離魂亦未傷。
行處避松兼礙石,即須門徑落斜開。 愛邀舊友看漁釣,貪聽新禽駐酒杯。 樹影不隨明月去,溪聲常送落花來。 睡時分得江淹夢,五色毫端弄逸才。
紫府煙霞士,玄宗道德師。 心將萬籟合,志與九仙期。 絕俗遺塵境,同人喜濟時。 訪經遊玉洞,敷教入瑤墀。 茅嶺追餘跡,金壇赴遠思。 陰宮春舊記,陽觀飭新祠。 緬想埋雙璧,長懷採五芝。 真靈若可遇,鸞鶴佇來茲。 (詳後。 此首又見《嘉定鎮江志》卷二十)(按:《茅山志》卷二收玄宗賜李玄靜先生勑書二十四通,此詩見第三道勑內。 此勑書全文錄如次:「勑。 廣陵李鍊師,上清品人也。 抗志雲霞,和光代俗。 爲予修福靈跡,將赴金壇,故賦詩寵行,以美其志。 〖詩略〗尊師抱一守中,探微昭遠,能回貞潔,發揮道門。 遂與太和先生啓是仙宗,起予虔奉,崇飭靈跡,廣求真經。 則詩以寵行,物將厚意,永慰歧路,以彰禮賢也。 所謝知。 」又按,據同書同卷所附玄靜先生等表奏,知此詩爲天寶六載九月二十五日作,由高力士宣賜。 )。
道是無爲道,修人自有爲。 假即無頭數,真中實是稀。 。
江上丹楓墮夜霜,式微愁思豈禁傷。 壯圖萬里青雲在,舊徑三條碧草長。 匹馬歸來江練白,惡氛收盡楚天凉。 大明繼照光華旦,提筆相期翰墨場。
冰雪心腸獨老龐,一枝春信果無雙。 茅堂客散熏爐冷,有味無言日轉窗。
端似唐人會合年,句追籍徹孟韓聯。 朱幡俱任專城寄,白首叨持帥閫權。 鼎甲豈如天聖榜,宗盟不減德麟賢。 客真不惡主人惡,勝己山名自古傳。
山城芳樹深,明月啼杜宇。 客懷爲摇蕩,詩語亦覼縷。 朅來新安江,頗覺民物古。 故人作太守,善政尤可數。 塵榻爲我下,更復多軟語。 飄零曾幾何,乃此一杯醑。 坐中嚴夫子,意氣欲掀舞。 晤對心事閒,信矣良工苦。
忽悔輕拋雲水來,便將鶴去指林齋。 生涯琴劔外無物,日逐醉吟中遣懷。 舊隱居常因夢到,塵遊動是與心乖。 送君翻自嗟覉滯,木葉脫時還計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