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蕊如紅稻,中藏無盡香。 何時來鼻境,更待幾番霜。
无
其他无
〔宋朝〕 陸游
梅蕊如紅稻,中藏無盡香。 何時來鼻境,更待幾番霜。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清晨坐虛齋,羣動寂未諠。 泊然一室內,因見萬化源。 得喪心既齊,清淨敎益敦。 境來每自愜,理勝或不言。 亭柯見榮枯,止水知清渾。 悠悠世上人,此理法難論。
背雲衝石出深山,淺碧泠泠一帶寒。 不獨有聲流出此,會歸滄海助波瀾。
般若唯絕鑿,湼槃固無名。 先賢未始覺,之子唱希聲。 秦王嗟理詣,童壽揖詞清。 徽音聞廬岳,精難動中京。 適驗方袍裏,奇才復挺生。
一與鍾山別,山中得信稀。 經年求法後,及夏問安歸。 野實充甘膳,池花當綵衣。 慈親莫返拜,外禮欲無爲。
九陌雲初霽,皇衢柳已新。 不同天苑景,先得日邊春。 色淺微含露,絲輕未惹塵。 一枝方欲折,歸去及茲晨。
營寨上,雷止一聲鳴。 定是命來應迅速,不然急詔事叮嚀,上將好詳聽。
艮地生玄旨,(艮地者,東北也。 神秀和尚從五祖下傳一枝法,在北自爲立宗旨也)通尊媚亦尊。 (通尊者,謚號大通禪師也。 媚者,秀也。 亦尊者,三帝所尊敬,故亦尊也)比肩三九(《天聖廣燈錄》作「吼」)族,(比肩者,同學也。 三九族者,十二人也。 秀大師同學十二人)足下一有分。 (從秀和尚足下各分宗旨,南北有異)。
仲尼既云歿,余亦浮于海。 昏見斗柄回,方知歲星改。 虛舟任所適,垂釣非有待。 爲問乘槎人,滄洲復誰在。
自喜身無事,因行過寺牆。 閑題僧舍壁,靜爇佛家香。 竹戶蜘蛛掛,莎階蟋蟀藏。 唱酬聊取樂,不覺又盈箱。
皇恩力本勸農耕,老稚争隨刺史行。 楊柳垂村麴塵色,殊鄉時節近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