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誦書示子聿二首 其二

〔宋朝〕 陸游

易傳三聖至仲尼,炎炎秦火乃見遺。 經中獨無一字疑,正須虛心以受之。 世衰道散吁可悲,我老欲學無碩師。 父子共讀忘朝饑,此生有盡志不移。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詠興國寺佛殿前幡

    拂霞疑電落,騰虛狀寫虹。 屈伸煙霧裏,低舉白雲中。 紛披乍依迥,掣曳或隨風。 念茲輕薄質,無翅強搖空。

    太宗皇帝 唐宋诗
  • 遣興五首 一

    蟄龍三冬臥,老鶴萬里心。 昔時賢俊人,未遇猶視今。 嵇康不得死,孔明有知音。 又如壠底松,用舍在所尋。 大哉霜雪榦,歲久爲枯林。

    杜甫 唐宋诗
  • 禁闈玩雪寄薛左丞

    玄雲低禁苑,飛雪滿神州。 虛白生臺榭,寒光入冕旒。 粉凝宮壁靜,乳結洞門幽。 細繞迴風轉,輕隨落羽浮。 怒濤堆砌石,新月孕簾鉤。 爲報詩人道,豐年頌聖猷。

    錢起 唐宋诗
  • 聞應德茂先離棠溪

    落日蘆花雨,行人穀樹村。 青山時問路,紅葉自知門。 苜蓿窮詩味,芭蕉醉墨痕。 端知棄城市,經席許頻溫。

    唐彥謙 唐宋诗
  • 道藏中嶽仙人歌

    徘徊玄嶽巓,翻焉御飛龍。 齊騰八紘外,翺翔閶闔房。 (見同書卷一。 以上所錄《韻補》中詩,均以中華書局影宋本爲底本,校以《連筠簃叢書》本、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韻補》卷首書目釋《道藏》歌詩云:「當是魏晉時人所作。 其文詞非儒家所急,取其韻古也。 多陽聲,與《黃庭》同。 」今人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後記》云:「《韻補》引用的《道藏》歌詩,其中就有唐孟郊作的《列仙文·方諸青童歌》,……爲此,《韻補》所用道歌,本書一概不取。 」今按:以孟郊詩與吳棫所錄對校,二十字中有八字不同,故前仍錄出。 據逯先生所云,《韻補》諸詩雖不能斷定爲魏)(晉間人作,但爲宋以前人作,殆無疑義。 宋代道家著作中常見的「坎離交媾、嬰兒姹女、道家修養之術」〖《四庫全書總目》卷一四七《金丹詩訣》提要語〗,諸詩中皆未見,即爲一證。 今收入先宋詩。 )。

    無名氏 唐宋诗
  • 緣識 其三六

    民間天上事,通理一言之。 仙積千年壽,人終百歲期。 禮容分次第,汎愛別尊卑。 福業有輕重,那堪亂作爲。

    宋太宗 唐宋诗
  • 同僚和詩復用前韵

    掃地焚香待客來,煎泉瀹茗漉官醅。 相公溪近何曾汲,白帝城寒正可杯。 江上詩成風葉落,閣中興動雪梅開。 嘉賓飲散鈴齋靜,月照虛窗有影陪。

    王十朋 唐宋诗
  • 丈人觀

    黄金篆書扁朱門,夾道巨竹屯蒼雲。 崖嶺劃若天地分,千柱耽耽壓其垠。 纓冠肅謁丈人君,廣殿空庭吹寶熏。 摩挲畫牆手爲皸,異哉山巙與土羵。 物怪齾齾冠丘墳,仙人佩玉雜帨帉。 手整貂冠最不群,欲去不忍恨日曛。 道翁採藥晝夜勤,松根茯苓獲兼斤。 人芝植立彊骨觔,狗杞群吠聲狺狺。 山爐小甑吹幽芬,朱顔不飲常自醺。 我亦宿誦五千文,一念之差墮世紛。 逝将從翁走如麋,隐書秘訣何由聞。

    陸游 唐宋诗
  • 楊廷秀送牛尾貍侑以長句次韵

    江南十月方肅霜,小槽初滴鵝兒黄。 頗思指動異味嘗,門正張羅誰末將。 披綿强來推不去,枯蝦欲進止之戶。 羊羶豕腥尤可厭,肪截脂凝在何處。 草玄子雲黄門郎,遺我黑質而白章。 形之硬語弩力强,寫以奇字侔史蒼。 愧無纖手色傾國,壓糟磨刀走臧獲。 喜于左手持蟹黄,美勝八珍熟熊白。 古來貍首歌侯門,名以牛後真屈君。 從今玉汝洗俗諺,好與紈袖陪梁園。 公詩如貂不煩削,我續狗尾句空著。

    周必大 唐宋诗
  • 和韓毅伯詠鴈

    孤飛欲作上林遊,塞北來時天始秋。 世路豈無矰繳慮,水鄉聊作稻粱謀。 摩雲不憚關山遠,刷羽定非雞鶩儔。 待看草青烟浪暖,带將春色離南州。

    王炎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