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年困簡牘,靜坐憶漁樵。 鄙意慚輕出,殊恩免早朝。 微霜凋綠樹,寒日滿朱橋。 悵望滄波友,弓旌豈易招。
无
其他无
〔宋朝〕 陸游
殘年困簡牘,靜坐憶漁樵。 鄙意慚輕出,殊恩免早朝。 微霜凋綠樹,寒日滿朱橋。 悵望滄波友,弓旌豈易招。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憲府觸邪峩豸角,璅闈駮正犯龍鱗。 那知近地齋居客,忽作深山同宿人。 一醆寒燈雲外夜,數杯溫酎雪中春。 林泉莫作多時計,諫獵登封憶舊臣。
出嶽與入嶽,前題繼後題。 遍尋僧壁上,多在雁峯西。 近說遊江寺,將誰話石梯。 相思立高巘,山下草萋萋。
之子一爲別,秋霜萬里心。 野花山路冷,明月柳邊陰。 聚首情猶淺,垂鞭意更深。 望君自珍重,幽賞託瑶琴。
桂(八瓊室本作「幄」)中籌策知無暇,洞裏□花別有珍(八瓊室本作「春」。 )獨酌高吟問山水,到頭山景屬何(八瓊室本作「閑」)人。 (見《金石續編》卷十二,又見《八瓊室金石補正》卷七十七。 )(桂林市文管會近年普查石刻,編爲《桂林石刻》三冊,第一冊收此詩較完整。 題中「以□」二字作「用別」,前二句異文均同《八瓊室金石補正》,「□花」作「觀花」,末句「何人」作「詩人」。 )(按石刻於詩題下原署曰「河間張濬」。 又此詩之後有嶺南節度使劉崇龜和詩一首,《全唐詩》卷七百十五收之。 石刻於劉詩之後有「韓寧元年三月廿七日將仕郎前守監察御史張巖書」一行。 《廣西通志·金石略》謂石刻在臨桂龍隱巖下。 )。
回環引細泉,泉聲漱檐底。 美哉知者心,清通樂流水。 琤琮戛鳴球,淅瀝泛綠綺。 塵慮無由得,何須洗雙耳。
諸子隨流本既分,西天更有一般僧。 高談性命稱仁者,支遁悠悠莫可憑。
燈花作喜夜來占,樓角初晴月似鐮。 便說市亭新酒美,好風寒日舞青帘。
渡口飲牛歸,村墟夕陽裏。 黄犢未及羣,抱带過寒水。 利心乃如仁,耕領破不止。 當時彼何高,獨能譏洗耳。
藤疏不覆架,桐落欲平溝。 閏歲風霜晚,衰年日月遒。 觀書方坐石,把釣又登舟。 不是無羈束,閑人得自由。
坐看山頭託宿雲,一雲纔動萬雲奔。 霍然散作千村霧,遠處昏來近處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