疇昔見諸老,從容聞至言。 馬非求路寢,木豈願犧尊。 卧起數椽屋,嘯歌三畝園。 人生正應爾,雲夢不須吞。
无
其他无
〔宋朝〕 陸游
疇昔見諸老,從容聞至言。 馬非求路寢,木豈願犧尊。 卧起數椽屋,嘯歌三畝園。 人生正應爾,雲夢不須吞。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蜀門多椶櫚,高者十八九。 其皮割剝甚,雖衆亦易朽。 徒布如雲葉,青黃歲寒後。 交橫集斧斤,凋喪先蒲柳。 傷時苦軍乏,一物官盡取。 嗟爾江漢人,生成復何有。 有同枯椶木,使我沈歎久。 死者即已休,生者何自守。 啾啾黃雀啅,側見寒蓬走。 念爾形影乾,摧殘沒藜莠。
柳門竹巷依依在,野草青苔日日多。 縱有鄰人解吹笛,山陽舊侶更誰過。
得罪除名謫海頭,驚心無暇與身愁。 中使不知何處住,家書莫寄向春州。
驕馬錦連錢,乘騎是謫仙。 和帬穿玉鐙,隔袖把金鞭。 去帶懵騰醉,歸成困頓眠。 自憐輸廐吏,餘煖在香韉。
萬心翹樂宴,三舍緩昌時。 山接夏雲險,臺留春日遲。 節移芳未歇,興隔賞仍追。 醉後傳嘉惠,樓前舞聖慈。 皇恩與時合,天意若人期。 故發前旬雨,新垂湛露詩。
諸葛子作者,詩曾我細看。 出山因覓孟,踏雪去尋韓。 謬獨哭不錯,常流飲實難。 知音知便了,歸去舊江干。
春山桂實奇,露□莅江垂。 (下缺)□疎□□識,幽□□人知。 賴□□□□,□□□□□。 (《文博》一九九○年第一期刊張沛《唐黃土磨崖刻石試析》錄陝西旬陽城東禹穴側磨崖石刻)(按:據張文介紹,此石刻爲楷書,凡五十四行,行約三十字,漫漶甚嚴重。 自十一行以後,錄唱和諸人詩什。 首十行似敍唱和緣起,錄殘文如次:「〖上缺三行〗土牛〖下缺〗幽桂一□□□□里〖下缺〗焉覩其仙〖下缺〗衣繡之〖下缺〗石□泉□□雉〖下缺〗而□人花西摘以清一〖下缺〗元十七年春正月庶〖下缺〗」張文據黃土縣之置改,考定此組詩作於開元十七年,可爲定論。 第一首詩作者姓名、官職不詳。 從第二首詩題看,似即□州〖疑即金州〗別駕。 )。
當陽一印妙無文,慚愧東山有子孫。 是聖是凡齊印定,不妨持鉢扣人門。
共喜免竛竮,超越生死名。 將虛却作實,以平報不平。
懶步東阡與北溪,一春心賞苦多違。 墮紅藉藉癡蜂醉,稚綠陰陰乳燕飛。 去國三年應自笑,封侯萬里不如歸。 門前車馬能來否,午睡醒來獨掩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