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幽居即事九首 其九

〔宋朝〕 陸游

屏居江海涯,杳杳菰蒲深。 俯仰夏令中,澤國正多陰。 桑椹熟以紫,水鳥時遺音。 偶得一瓢酒,鄰里聊相尋。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無題

    桃溪柳陌好經過,燈下妝成月下歌。 爲是襄王故宮地,至今猶有細腰多。

    張籍 唐宋诗
  • 新轉南曹未敘朝散初秋暑退出守吳興書此篇以自見志

    捧詔汀洲去,全家羽翼飛。 喜拋新錦帳,榮借舊朱衣。 且免材爲累,何妨拙有機。 宋株聊自守,魯酒怕旁圍。 清尚寧無素,光陰亦未晞。 一盃寬幕席,五字弄珠璣。 越浦黃柑嫩,吳溪紫蟹肥。 平生江海志,佩得左魚歸。

    杜牧 唐宋诗
  • 答劉錄事夜月懷湘西友人見寄

    相逢仍朔漠,相問即波濤。 江思葦花折,笛聲關月高。 簿書君閱倦,章句我吟勞。 竟夕空凭閣,長河漴石壕。

    喻鳧 唐宋诗
  • 爛柯山(題擬)

    [洞天春遠日]行遲,[幾點殘星(殘)]僊子棋。 [樵斧]爛柯人換世,[碧]桃花影未曾移。 (見光緒卅二年鄭永禧纂《爛柯山志》卷十一《歷朝金石考》錄《唐楊明殘詩碑》。 碑僅存十六字,缺字係鄭氏據《府志》補。 )(〖1〗碑後附款識,上半已缺,殘文云:「諱明,字文舉,號潛醉,文章高古,詩爲耑門〖中缺〗柯山,而先生之詩,遂刻山中,以俟賞者〖中缺〗二年冬十月十有八日門生碣石王主敬謹。 」〖2〗鄭氏跋云:「右碑正書四行,行七字,詩一句。 每字方四寸許。 後二行款識,末一行年月,脫上年號,致難稽考耳。 碑四邊花紋,據瞿溥《日遲亭記》,係唐人詩刻,明代已斷,今尚存兩截。 跋內明無籍貫。 康熙《縣志》稱河東人,碣石在今山東武定府海豐縣黃河入海處,古河東地也,當不誤。 」「《府志》列宋詩,喜慶《志》並改《日致亭記》,取唐人)(『春遠日遲』之詠爲,昔人豈別有攷歟? 留俟知音。 」楊明爲唐人抑爲宋人,尚難確定,今姑錄出以備考詳。 又按:《南部新書》卷丁有王主敬事迹,未知即詩後題識者否。 據勞格《御史臺精舍題名考》卷一云,王主敬即王上客,高宗時人,事詳《劉賓客外集》卷九《王倰神道碑》及《太平廣記》卷二五○引《兩京新記》。 )。

    楊明 唐宋诗
  • 從軍行七首 四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王昌齡 唐宋诗
  • 鹿鳴宴

    蒼顔華髪老書生,來赴公堂宴食苹。 曾預宣和聞喜集,重觀乾道計偕行。 繡衣勸駕追前哲,熊軾賓賢繼列城。 久矣邦人虚桂籍,正須公等振英聲。

    王之道 唐宋诗
  • 將至蘭陵道中以遠岫重叠出寒花散漫開爲韵 其九

    小黠而大癡,耄耋均童孩。 當其有酒時,且共笑口開。 淵明真可人,吾廬歸去來。 我今無吾廬,念之寸心摧。

    李處權 唐宋诗
  • 答保安江師送米

    不見道人久,天涯歲云除。 朝來食指動,忽接送米書。 念師折脚鐺,五合未省餘。 雖無覆餗禍,尚有乞食逋。 云何憐孤客,日受饑火驅。 未曾貸監河,矧肯索胡奴。 誰言斗升意,矯矯超萬夫。 嗟予事筆耕,輕棄南畝鋤。 慁煩方外客,此計良已疏。 何時事粗了,歸葺五畝居。 生涯寄緯竹,豈即非良圖。 不爲泉壤蚓,願學江湖魚。

    朱松 唐宋诗
  • 城東逆旅

    店家乞火燎征衣,濕竹生薪不受吹。 更甚從戎戍邊日,正如隨計入關時。 百年擾擾夢相似,萬事悠悠心自知。 賴有床頭周易在,不妨清坐忍朝饑。

    陸游 唐宋诗
  • 又求胡忠簡公贊

    春秋尊王,外攘夷狄。 幼學壯行,終始惟一。 凜然英氣,尚父是匹。 揭之徂征,可却回紇。

    周必大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