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書枕屏四首 其一

〔宋朝〕 陸游

西域兜羅被,南番篤耨香。 慣眠三丈日,不識五更霜。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謁文公上方

    野寺隱喬木,山僧高下居。 石門日色異,絳氣橫扶疎。 窈窕入風磴,長蘆紛卷舒。 庭前猛虎臥,遂得文公廬。 俯視萬家邑,煙塵對階除。 吾師雨花外,不下十年餘。 長者自布金,禪龕只晏如。 大珠脫玷翳,白月當空虛。 甫也南北人,蕪蔓少耘鋤。 久遭詩酒污,何事忝簪裾。 王侯與螻蟻,同盡隨丘墟。 願聞第一義,回向心地初。 金篦刮眼膜,價重百車渠。 無生有汲引,茲理儻吹噓。

    杜甫 唐宋诗
  • 高士詠 荷蓧晨門

    荷蓧隱耕藝,晨門潛抱關。 道尊名可賤,理愜心彌閑。 混跡是非域,縱懷天地間。 同譏孔宣父,匿景杳不還。

    吳筠 唐宋诗
  • 定慧相資歌

    祖教宗中有二門,十度萬行稱爲尊。 初名止觀助新學,後成定慧菩提根。 唯一法,似雙分,法性寂然體真止,寂而常照妙根存。 定爲父,慧爲母,能孕千聖之門戶。 增長根力養聖胎,念念出生成佛祖。 定爲將,慧爲相,能弼心王成無上。 永作羣生證道門,即是古佛菩提樣。 定如月,光爍外道邪星滅。 能挑智炬轉分明,滋潤道芽除愛結。 慧如日,照破無明之暗室。 能令邪見愚夫禪,盡成般若波羅蜜。 少時默,殺那靜,漸漸增修成正定。 諸聖較量功不多,終見靈臺之妙性。 瞥聞法,纔歷耳,能熏識藏覺種起。 一念回光正智開,須臾成佛法如是。 禪定力,不思義,變凡爲聖殺那時。 無邊生死根由斷,積劫塵勞巢穴墮。 湛心水,淨意珠,光吞萬象爍千途。 抉開己眼無瑕翳,三界元無一法拘。 覺觀賊,應時剋,攀緣病,倐然淨。 蕩念垢兮洗惑塵,顯法身兮堅慧命。 如斷山,若停海,天翻地覆終無改。 瑩似琉璃含寶月,倐然無寄而無待。 般若慧,莫能量,自然隨處現心光。 萬行門中爲導首,一切時中稱法王。 竭苦海,碎邪山,妄雲卷盡片時間。 貧女室中金頓現,壯士額上珠潛還。 斬癡網,截慾流,大雄威猛更無儔。 能令鐵床銅柱冷,頓使魔怨業果休。 和諍訟,成孝義,普現羣生超佛智。 邊邪惡慧盡朝宗,螻蟻鯤鵬齊受記。 偏修定,純陽爛物刳正命。 若將正慧照禪那,自然萬法明如鏡。 偏修慧,純陽枯物成迂滯。 須憑妙定助觀門,如月分明除霧翳。 勸等學,無偏修,從來一體無二頭。 似禽兩翼飛空界,如車二輪乘白牛。 即向梵途登覺岸,便於業海泛慈舟。 或事定,制之一處無不竟;或理定,唯當直下觀心性;或事觀,明諸法相生籌算;或理觀,頓了無一無那畔。 定即慧,非一非二非心計;慧即定,不同不別絕觀聽;或雙運,即寂而照通真訓;或俱泯,非定非慧超常準。 一塵入定衆塵起,般若門中成法爾。 童子身中三昧時,老人身分談真軌。 能觀一境萬境同,近塵遠剎無不通。 真如路上論生死,無明海裏演圓宗。 眼根能作鼻佛事,色塵入定香塵起。 心境常同見自差,誰言不信波元水。 非寂非照絕言思,而寂而照功無比。 權實雙行闡正途,體用更資含妙旨。 勸諸子,勿虛棄,光陰如箭如流水。 散亂全因缺定門,愚盲祇爲虧真智。 真實言,虛入耳,千經萬論同標記。 定慧全功不暫忘,一念頓歸真覺地。 定須習,慧須聞,勿使靈臺一點昏。 合抱之樹生毫末,積漸之功成寶尊。 獼猴學定生天界,女子纔思入道門。 自利利他因果備,若除定慧莫能論。 (《大正新刊大藏經》第四十八冊延壽《永明智覺禪師唯心訣》附收。 )。

    延壽 唐宋诗
  • 宿齋太一宮即事五首 其一

    仙樓觚闕概雲霓,奕奕威靈擁太禧。 海內兵銷無伐國,牡荆閒偃漢宮旗。

    宋庠 唐宋诗
  • 題清虛庵三首 其二

    撥雲峰迥勢岧嶤,傑閣翬飛倚絳霄。 扶翊道風千載遇,昭回奎畫百神朝。

    曹勛 唐宋诗
  • 子湖有狗上取人頭中取人心下取人足 其二

    子湖有狗取人心,見說黄河沒底深。 華表柱頭留語後,更無消息到如今。

    釋慧遠 唐宋诗
  • 元夜齋居

    元夜憶年時,忘情居灝灝。 縣齋今夕居,曷謂傷懷抱。 都緣人事非,不足年時好。 世母舍我歸,屈指憂吾老。 人亡不可見,此心爲草草。 大人月云忌,棄我方兒褓。 呱呱救嬰泣,安知請丘禱。 諸父洎諸兄,下世吁何早。 悲傷失所恃,涕淚流行潦。 哀思動時節,不見蓮燈好。 鄉居計日長,松楸倩誰埽。 諸母侍何期,念舊呼穹昊。

    薛季宣 唐宋诗
  • 答青州相公二首 其一

    非才久玷鈞衡重,乞得麟符守洛師。 聖造如天從素欲,愚衷何地報鴻慈。 先塋松檟躬時省,私廟萍蘩潔仲祠。 相國情深最知我,郵筒千里貺新詩。

    文彥博 唐宋诗
  • 謝王提幹召飲三首 其三

    不慣香風擁妓車,分當清坐冷官衛。 歸來自笑殺風景,却把茶甌對菊花。

    袁說友 唐宋诗
  • 富陽陳大夫遣二吏抄俚文用寫道寓于文之意還以請益

    道固無方實以書,要于書悟道之虛。 雷風水火易經始,草木魚蟲詩緒餘。 萬理所歸爲寶藏,一真之外是蘧廬。 俚編道欲相磋切,不道亡筌自得魚。

    曾丰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