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貧居時一肉食爾戲作

〔宋朝〕 陸游

身老便居僻,山寒喜屋低。 時猶頼僧米,那惜貸鄰醯。 湯餠挑春薺,盤餐設凍齏。 怪來食指動,異味得豚蹄。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遊苑遇雪應制

    散漫祥雲逐聖回,飄颻瑞雪繞天來。 不能落後爭飛絮,故欲迎前賽早梅。

    李嶠 唐宋诗
  • 蜀路

    劒閣緣雲拂斗魁,疾風生樹過龍媒。 前程憩罷知無益,但是駑蹄亦到來。

    薛能 唐宋诗
  • 晚秋洛陽客舍

    清洛平分兩岸沙,沙邊水色近人家。 隋朝古陌銅駝柳,石氏荒原金谷花。 庭葉霜濃悲遠客,宮城日晚度寒鵶。 未成歸計關河阻,空望白雲鄉路賒。

    劉滄 唐宋诗
  • 宿村舍

    野人於我有何情,半掩柴門向月明。 深夜欲眠眠未著,一叢寒木一猿聲。

    杜荀鶴 唐宋诗
  • 送僧歸山

    眼青禪帔赤,氣岸出塵埃。 霞外終須去,人間作麽來。 崖香泉吐乳,塢燥燒□靁。 他日終相覓,山門何處開。

    貫休 唐宋诗
  • 秋日閑居

    是事不相關,誰人似此閑。 卷簾當白晝,移榻對青山。 野鶴眠松上,秋苔長雨間。 岳僧頻有信,昨日得書還。

    修睦 唐宋诗
  • 題善權寺石壁

    四周寒暑鎮湖關,三臥漳濱帶病顏。 報國雖當存死節,解龜終得遂生還。 容華漸改心徒壯,志氣無成鬢早斑。 從此使歸林藪去,更將餘奉買南山。 (見海寧吳騫《拜經樓詩話》卷二第十七條。 同治《增修宜興縣壹》卷十《藝文志》亦載之。 )(又見《古今圖書集成·山川典》卷九九《善權洞部》。 )(〖1〗《拜經樓詩話》卷二:「唐李蠙詩世不多見。 宜興善卷二毅題石壁一首曰〖詩畧〗。 蓋蠙太和時嘗見白龍於此,其詩尚有元和遺音。 蠙本名虬,將赴舉,夢名上添一畫成虱字,及寤,曰:『虱者,蠙也。 』乃更名,果登第。 皆可補《全唐紀事》之遺。 」望按:《全唐文》卷七八八收李蠙《請自出俸錢收贖善權寺事奏文》一篇,畧謂「寺在縣南五十里離墨山,是齊時建立。 ……寺內有洞府三所。 號爲乾洞者,石室通明處可坐五百餘人,稍暗處,執炬驗入,不知深淺。 ……洞門直下便臨大水洞,潺湲宛轉,湍瀨實繁,於山腹內漫流入小水洞。 小水洞亦是一石室,室內水泉無底,大旱不竭。 洞門對齋堂廚庫,似非人境。 洞內常有雲氣昇騰,云是龍神所居之處。 臣大和中在此習業。 ……臣懷此冤憤近三十年。 ……今請自出俸錢依元買收贖,訪名僧主持,教化同力,卻造成善權寺。 ……」誠如此文所云,大和中李蠙曾於此習業,三十年後始出俸錢收贖,推其時當在壹宗咸通中。 然則題此詩於寺壁,要亦咸通間事矣。 )。

    李蠙 唐宋诗
  • 送別

    河口餞南客,進帆清江水。

    王昌齡 唐宋诗
  • 和魏定父

    十里南溪路,思君一望間。 黄花秋色老,紅葉露痕殷。 似說親朋集,遥知杖屨閒。 徘徊松徑晚,踏破紫苔斑。

    王之道 唐宋诗
  • 頌十玄談 心印 其七

    勿謂無心云是道,龜毛兔角非堅寶。 頑空作境是誰安,不體十方源浩浩。

    釋印肅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