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盱眙軍無梅郡圃止有蠟梅兩株二首 其一

〔宋朝〕 楊萬里

只道橫枝春未回,又疑不肯犯寒開。 逢人問訊花消息,不識江梅只蠟梅。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野狐泉柳林

    去日野狐泉上柳,紫牙初綻拂眉低。 秋來寥落驚風雨,葉滿空林踏作泥。

    元稹 唐宋诗
  • 酬令狐相公春日尋花見寄六韻

    病臥帝王州,花時不得遊。 老應隨日至,春肯爲人留。 粉壞杏將謝,火繁桃尚稠。 白飄僧院地,紅落酒家樓。 空裏雪相似,晚來風不休。 吟君悵望句,如到曲江頭。

    白居易 唐宋诗
  • 過無可上人院

    寥寥聽不盡,孤磬與疎鐘。 煩惱師長別,清涼我暫逢。 蟻行經古蘚,鶴毳落深松。 自想歸時路,塵埃復幾重。

    姚合 唐宋诗
  • 白菊三首 三

    爲報繁霜且莫催,窮秋須到自低垂。 橫拖長袖招人別,只待春風却舞來。

    司空圖 唐宋诗
  • 入塞曲

    留滯邊庭久,歸思歲月賒。 黃雲同入塞,白首獨還家。 宛馬隨秦草,胡人問漢花。 還傷李都尉,獨自沒黃沙。

    鄭鏦 唐宋诗
  • 謝秦王

    三千里外拋漁艇,二十人前折桂枝。 (見《增修詩話總龜》卷三六引《青瑣集》)(〖1〗《青瑣集》云:「王仲舉,營道人,母嘗夢挾仲舉入月。 仲舉修進業,長興〖化〗二年赴舉,謁秦王登第,後有詩謝秦王)(曰〖略〗。 太平興國中,仲舉有子曰嗣全,亦中進士第,乃挾兩子入月之祥。 」以《五代史補》卷二載何仲舉事跡參證,知「王仲舉」爲「何仲舉」之誤。 二書所載及第年有異,未詳孰是。 )。

    何仲舉 唐宋诗
  • 顧總見劉楨卒後詩題目曰從駕遊幽麗(一作「厲」)宮却憶平生西園文會因寄修文府正郎蔡伯喈(題擬)

    在漢絕綱紀,溟瀆多騰[湍](濡)。 煌煌魏世祖,拯溺靜波瀾。 天紀已垂定,邦人亦保完。 大開相公府,掇拾盡幽蘭。 始從衆君子,日侍[賢](冥)主歡。 [文](天)皇在共宮,烝孝踰問安。 監撫多餘閑,園囿恣遊觀。 末臣戴簪筆,翊聖從和鸞(一作「鑾」)。 月出行殿涼,珍[木](水)清露漙。 天文信輝麗,鏗鏘[振](枕)琅玕。 被[命](中)仰[爲](微)和,[顧己誠所難](顧征成所難)。 弱質不自持,危脆朽萎殘。 豈意十餘年,陵寢梧[楸](潄)寒。 今朝坤明國,[再](弄)顧簪蟬冠。 侍遊于離宮,高躡浮雲端。 却憶西跳時,生死暫悲酸。 君昔漢公卿,未央冠羣賢。 倘若念平生,覽此同愴然。

    不詳 唐宋诗
  • 六月三十日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亭晚人將別,池涼酒未酣。 關門勞夕夢,仙掌引歸驂。 荷葉藏魚艇,藤花罥客簪。 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失路情無適,離懷思不堪。 賴茲庭戶裏,別有小江潭。

    岑參 唐宋诗
  • 謝通講師五偈 其五

    乞食因循答教遲,想能心照未相疑。 三年約友共連璧,千里同風那隔絲。 鞭笋嫩黄出泥土,槿華寒紫裹藩籬。 雨驅暑去晚明霽,來雁門頭字脚垂。

    釋正覺 唐宋诗
  • 入峡

    天秋萬象静,雲横亂峰起。 已下微王山,入峡自兹始。 驚湍扵此盡,安流澹如砥。 兩山鬰嵳峩,壁立相對峙。 上凌空崇外,下插渌浄底。 層巖碧樹滋,洄潭丹葉委。 舟行石罅中,江流瓮城裏。 舉頭天若带,墮此清瀰瀰。 忽驚龕巖大,奔浪喧客耳。 魚陀考方言,歲出魚萬尾。 水邊菖蒲青,石上土花紫。 淙流来不絕,無由訪源委。 俄經陳佗洞,斬絕不容趾。 土人若猿猱,躋攀因葛藟。 燃火入其中,數丈神披靡。 睹兹泉壑迥,始覺化工偉。 投身西南陬,肆意閲奇詭。 是邦不生人,境勝乃如此。 寕非造物初,意盡向山水。 神驚畏石墜,志豁欣樹美。 窮探日易晚,惜去船欲舣。 徐聞湧波濤,漸見山峛崺。 奇觀忽鶩過,我興方未已。 賴此慰羈愁,無庸傷轉徙。

    張嵲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