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入峡

〔宋朝〕 張嵲

天秋萬象静,雲横亂峰起。 已下微王山,入峡自兹始。 驚湍扵此盡,安流澹如砥。 兩山鬰嵳峩,壁立相對峙。 上凌空崇外,下插渌浄底。 層巖碧樹滋,洄潭丹葉委。 舟行石罅中,江流瓮城裏。 舉頭天若带,墮此清瀰瀰。 忽驚龕巖大,奔浪喧客耳。 魚陀考方言,歲出魚萬尾。 水邊菖蒲青,石上土花紫。 淙流来不絕,無由訪源委。 俄經陳佗洞,斬絕不容趾。 土人若猿猱,躋攀因葛藟。 燃火入其中,數丈神披靡。 睹兹泉壑迥,始覺化工偉。 投身西南陬,肆意閲奇詭。 是邦不生人,境勝乃如此。 寕非造物初,意盡向山水。 神驚畏石墜,志豁欣樹美。 窮探日易晚,惜去船欲舣。 徐聞湧波濤,漸見山峛崺。 奇觀忽鶩過,我興方未已。 賴此慰羈愁,無庸傷轉徙。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供奉定法師歸安南

    故鄉南越外,萬里白雲峰。 經論辭天去,香花入海逢。 鷺濤清梵徹,蜃閣化城重。 心到長安陌,交州後夜鐘。

    楊巨源 唐宋诗
  • 客有爲余話登天壇遇雨之狀因以賦之

    清晨登天壇,半路逢陰晦。 疾行穿雨過,却立視雲背。 白日照其上,風雷走於內。 滉瀁雪海翻,槎牙玉山碎。 蛟龍露鬐鬣,神鬼含變態。 萬狀互生滅,百音以繁會。 俯觀羣動靜,始覺天宇大。 山頂自晶明,人間已霶霈。 豁然重昏歛,渙若春冰潰。 反照入松門,瀑流飛縞帶。 遙光泛物色,餘韻吟天籟。 洞府撞仙鐘,村墟起夕靄。 却見山下侶,已如迷世代。 問我何處來,我來雲雨外。

    劉禹錫 唐宋诗
  • 却歸巴陵途中走筆寄唐知言

    去年臘月來夏口,黑風白浪打頭吼。 櫓聲軋軋搖不前,看他撩亂張帆走。 逾月始到鸚鵡洲,嗚嗚暮角喧城頭。 逡巡未得見官長,夢寢但覺生愁憂。 軍中賢倅李監察,人馬曉來兼手札。 教令參謁禮數全,頭頭要處相稱掣。 唐氏一門今五龍,聲華殷殷皆如鍾。 就中十一最年少,別有俊氣橫心胸。 巧綴五言才刮骨,却怕柱天身硉矹。 後輩無勞續出頭,坳塘不合窺溟渤。 君家三兄舊山侶,方寸久來常許與。 不覺淹留兩月餘,風光漫爛生洲渚。 宇文文學儒家子,竹繞書齋花映水。 醉舞狂歌此地多,有時酩酊扶還起。 猥蒙方伯憐飢貧,假名許得陪諸賓。 酒家債負有填日,恣意頗敢排青緡。 余瞿二家同愛客,園蔬任遣奴人摘。 野狐泉頭銀葉方,一別十年今再覿。 更有風流歙奴子,能將盤帕來欺爾。 白馬青袍豁眼明,許他真是查郎髓。 良會芳時難再來,隟光電影長相催。 扁舟惆悵人南去,目斷江天凡幾回。

    李涉 唐宋诗
  • 贈樂天

    唯君比萱草,相見可忘憂。 (《白氏長慶集》卷三四《酬夢得比萱草見贈》自注引)。

    劉禹錫 唐宋诗
  • 偈頌四十一首 其二二

    金氣黄楓半葉紅,晚來漁客倚青松。 多多動夢夜凉路,處處偷光午月峰。 長安萬里景,大陽千里道。 大悲閣前是鼎州,黄鶴樓前鸚鵡洲。

    釋慧暉 唐宋诗
  • 控巴臺 其二

    臺上小留歸客,臺前穩繫扁舟。 三宿翠微閣上,一程白帝城頭。

    何异 唐宋诗
  • 夜雨感懷

    老來每惜歲崢嶸,幾爲巴歌判宿酲。 白帝草生時入夢,錦官花重更關情。 簾疏夜雨侵燈暈,枕冷秋風逓角聲。 定許何時理歸棹,酒狂猶解賦蕪城。

    陸游 唐宋诗
  • 夜至寧菴見壁間端禮昆仲倡和明日將去次其韻

    杉松廡門森老蒼,佛屋深夜幡花香。 借牀睡倒恍何處,夢隨潛魚聽驚榔。 咿啞禽語曉光浄,窸窣草鳴朝雨凉。 哦詩出門懷二妙,春漲繞山湖水黄。

    范成大 唐宋诗
  • 至後入城道中雜興十首 其三

    問渠田父定無饑,却道官人那得知。 未送太倉新玉粒,敢先雲子滑流匙。

    楊萬里 唐宋诗
  • 句 迎神三章二章四句一章五句 其一

    皇胡爲兮山之幽,翳長薄兮俯清流。 渺冀州兮何有,眷此土兮淹留。

    朱熹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