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筆高科早絕倫,後來無不揖芳塵。 遍看今日乘軒客,多是昔年呈卷人。 胄子執經瞻講坐,郎官共食接華茵。 煩君遠寄相思曲,慰問天南一逐臣。
无
其他无
〔唐朝〕 劉禹錫
健筆高科早絕倫,後來無不揖芳塵。 遍看今日乘軒客,多是昔年呈卷人。 胄子執經瞻講坐,郎官共食接華茵。 煩君遠寄相思曲,慰問天南一逐臣。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昔年桃李月,顏色共花宜。 廻臉蓮初破,低蛾柳竝垂。 望山多倚樹,弄水愛臨池。 遠被登樓識,潛因倒影窺。 隔林徒想像,上砌轉逶迤。 謾擲庭中果,虛攀牆外枝。 強持文玉佩,求結麝香縭。 阿母憐金重,親兄要馬騎。 把將嬌小女,嫁與冶遊兒。 自隱勤勤索,相要事事隨。 每常同坐臥,不省暫參差。 纔學羞兼妒,何言寵便移。 青春來易皎,白日誓先虧。 僻性嗔來見,邪行醉後知。 別牀鋪枕席,當面指瑕疵。 妾貌應猶在,君情遽若斯。 的成終世恨,焉用此宵爲。 鸞鏡燈前撲,鴛衾手下隳。 參商半夜起,琴瑟一聲離。 努力新叢豔,狂風次第吹。
南陌傷心別,東風滿把春。 莫欺楊柳弱,勸酒勝於人。
大志無心守章句,終懷上畧致殊功。 保寧帝業青萍在,投棄儒書絳帳空。 密雪曙連葱嶺道,青松夜起柳營風。 將星依舊當文座,應念愚儒命未通。
端居倦時燠,輕舟泛廻塘。 微風飄襟散,橫吹繞林長。 雲澹水容夕,雨微荷氣涼。 一寫悁勤意,寧用訴華觴。
吾年七十五,一朝忽患瘧。 仍害及老妻,對床更撼鐸。 寒時寒如冰,熱後熱如灼。 既去還復來,如與我有約。 連日莫能休,盡室皆驚愕。 飲啖一不忺,形骸頓如削。 細思豈無因,良由賦分薄。 本是農家子,只合事耕作。 既已得美官,復有歸田樂。 已是無福當,又不知慚怍。 遂至瘧鬼憎,故意來相虐。 作詩告天公,縱我有過惡。 願天少垂憐,疾痛且濶畧。 但速賜之死,莫令我知覺。 一生纏世網,正欲解其縛。 假使壽百年,寧免此一著。 不如早歸藏,且免論强弱。 我非畏死人,久已辦棺槨。
越國遺民念帝功,稽山廟貌勝卑宮。 少陵莫歎丹青落,紙上丹青自不窮。
座中忽覺林樾幽,怪松墮前驚兩眸。 孤根蟠錯湧鱗鬣,百榦奮躍紛戈矛。 千歲之柯海波捲,十畝之陰嵐靄浮。 上雲變幻舞鸞鵠,下風哮吼搏蛟虯。 影入月窟兔縮距,聲撼水府鯨掉頭。 初夏花黄醍醐結,四時芽茁紺綠抽。 噓晴噀雨莽奇怪,摇山盪海寒颼飀。 天開地闢何日種,陰慘陽舒謾神搜。 鄉閭諷誦喜輒應,僧伽護愛訶不休。 得非孔明廟前銅柯柏,元氣淋漓鍾此夫焉廋。 得非道者庵邊隔世植萬本,倫魁飛來排斡予交樛。 安得此松據此地,輪囷傲蹇無侶儔。 我嘗兩賦羅漢樹,詩人許我不但楊與尤。 一在天台匿峰千嶺頂,芘覆方廣之寺瀑布流。 一與郡治參雲亭對峙,白猿啼蹶忽驚紫鳳留。 因知三台氣忠厚,何但當代人材優。 至於樹木亦豪偉,歲寒動足光林丘。 問諸故老考初始,或云五季方栽培。 黄宋惡跡寺傍廟,野僧無知但包羞。 又云道人梁君隱唐末,建立鼎竈結茅深巖陬。 與二道伴王與白,赤鉛紫汞火候卦氣周。 千日丹成各昇舉,捨庵爲寺答應求。 後人誕謾附名號,妄蹤狂躅何悠悠。 當時丹氣蒸山一鄉植物茂,丹液入根獨此偃蓋稠。 勢蟠形踞抱龍虎,梢圓葉厚綴球旒。 芘民曾却白額虎,供桃時下青茸猴。 四百餘年頗靈異,圖經不載記不收。 賢哉趙公眼高遠,褒貶萬態如春秋。 一見指呼韋偃輩,咄嗟而辦造化侔。 竭囊底智老我語,搜攪造化正恐神鬼愁。
會稽八月秋始涼,梧桐葉落覆井床。 月明縞樹遶驚鵲,露下濕草啼寒螀。 丈夫行年過六十,日月雖短志意長。 匣中寶劍作雷吼,神物那得終摧藏。 君不見昔時東都宗大尹,義感百萬虎與狼。 疾危尚念起擊賊,大呼過河身已僵。
函谷關頭紫氣濃,獨教關尹喜相逢。 如何道德五千字,不載周家藏室中。
事國一心勤以瘁,還家五福壽而康。 風波已出憑忠信,松栢難凋雪霜。 昔日青衫遇知己,今來白首再升堂。 里門每入從千騎,賓主俱榮道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