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詠晴

〔宋朝〕 袁說友

農夫一飽嘗憂遲,十年五旱無已時。 今年隴上消息好,天不靳我食與衣。 黄梅雨了時雨至,三尺稻梗一尺泥。 不憂夏潦憂甲子,阿香忽放雷車歸。 白波翠浪雨霑足,已覺抄雲先簸粞。 新春入甑供晨炊,吾農自此今無饑。 邇來更說蠲輸好,州邑撫我如嬰兒。 如今不怨田家苦,但憶詩人歌子婦。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戲題

    神女初離碧玉堦,彤雲猶擁牡丹鞋。 知道相公憐玉腕,強將纖手整金釵。

    盧肇 唐宋诗
  • 詩品二十四則 縝密

    是有真跡,如不可知。 意象欲生,造化已奇。 水流花開,清露未晞。 要路愈遠,幽行爲遲。 語不欲犯,思不欲癡。 猶春於綠,明月雪時。

    司空圖 唐宋诗
  • 比紅兒詩 十六

    筆底如風思湧泉,賦中休謾說嬋娟。 紅兒若在東家住,不得登牆爾許年。

    羅虬 唐宋诗
  • 嘲崔垂休

    慈恩塔下親泥壁,滑膩光華玉不如。 何事博陵崔四十,金陵腿上逞歐書。

    無名氏 唐宋诗
  • 歌行一首

    古人重義不重金,曲高和寡勿(《宗鏡錄》、《偈頌》作「無」)知音。 今時志(《宗鏡錄》、《偈頌》作「學」)士還如此,語默動用跡難尋。 所嗟世上歧路者,終日崎嶇狂(《宗鏡錄》、《偈頌》作「枉」)用心。 平坦旃檀不肯收,要須登險(《宗鏡錄》作「陟」)訪椿林。 窮子捨父遠逃逝,却於本舍絕知音。 貧女宅中無價寶,却將秤賣他人(《宗鏡錄》、《偈頌》作「小秤買他」)金。 心無相,用還(《偈頌》作「能」)深,無常境界不能侵。 運用能隨高與下,靈光且(《偈頌》作「元」)不是浮沉。 無相無(《偈頌》、《宗鏡錄》無此字)心能運曜,應聲應色隨方照。 雖在方而不在方,任運高低總能妙。 亦(《偈頌》、《宗鏡錄》作「尋」)無頭,復無尾,靈(《偈頌》、《宗鏡錄》作「焰」)光運運從何起? 只今起者便是心(《偈頌》、《宗鏡錄》作「祇者如今全是心」),心用明時更何你(《偈頌》、《宗鏡錄》作「心用明心心復爾」)。 不居方,無(一作「何」)處覓,運用無蹤復無跡。 識取如今明覓(《偈頌》作「密」)人,終朝莫慢(《偈頌》作「漫」,《宗鏡錄》作「謾」)別求的。 懃(《宗鏡錄》作「勸」)心學,近藂林,莫將病眼認花針。 說教本窮無相理,廣讀元來不識心。 了(《偈頌》、《宗鏡錄》作「識」)取心,識(《偈頌》、《宗鏡錄》作「了」)取境,了心識境(《偈頌》、《宗鏡錄》作「識心了境」)禪河淨。 但(《宗鏡錄》作「若」,《偈頌》作「知」)能了境便識心,萬法都如闥婆影。 勸且學,莫爲師,不用登高向下窺。 平源不用金剛鑽,劍刃之中錯下錐。 向前來,莫人我,山僧有曲無人和。 了空無相即法師(《偈頌》作「了境心空即法王」),不用綾羅將作幡(《偈頌》作「爲播」)。 可中了,大希奇,大人幽邃不思議。 (《偈頌》三句作「大幽邃,不思議,可中學得大希奇」)。 自家壞(《偈頌》作「懷」)却真寶藏,終日從人乞布衣。 取境界,妄情生,只如水面(《偈頌》作「上」)一波成。 但能當境無情計(《偈頌》作「繫」),還同水面本地平。 應大軀,應小軀,運用只隨如(《偈頌》作「如隨」)意珠。 被(《偈頌》作「披」)毛戴角形雖異,能應之心(《偈頌》作「應物之情」)體不殊。 應眼時,若千日,萬像不能逃影質。 凡夫只是未曾觀,那得自輕而退屈。 應耳時,若幽谷,大小音聲無不足。 什(《偈頌》作「十」)方鍾鼓一時鳴,靈光運運常相續。 應意時,絕分別,照燭森羅長(《偈頌》作「恒」)不歇。 透過山河石壁間,要且照時常寂滅。 境自虛,不須畏,終朝照燭無形(《偈頌》作「元無」)對。 設使(《偈頌》作「爾」)任持浮幻身,運用都無舌身意。 (南唐靜筠二僧《祖堂集》卷十四,宋子昇、本如《禪門諸祖師偈頌》卷上之下,另《宗鏡錄》卷九〖作古德歌〗、卷十八、卷四四、卷九八收此歌部分文字。 )。

    法藏 唐宋诗
  • 虎頭生角人難措,石火電光須密布。 假饒烈士也應難,懵底那能解差(《五燈會元》作「回」)互。 (見《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三、《五燈會元》卷八。 )。

    義昭 唐宋诗
  • 武肅王有旨石橋設齋會進一詩 其六

    登雲步嶺涉烟程,好景隨心次第生。 聖者已符祥瑞事,地靈全副禱祈情。 洞深重疊拖雲濕,灘淺潺湲漱水清。 願滿事圓歸去路,便風相送片帆輕。

    釋延壽 唐宋诗
  • 頌古一百則 其九○

    夢中擁衲參耆舊,列聖森森坐其右。 當仁不讓犍穉鳴,說法無畏師子吼。 心安如海,膽量如斗。 鮫目淚流,蚌腸珠剖。 譫語誰知洩我機,厖眉應笑揚家醜。 離四句,絕百非,馬師父子病休醫。

    釋正覺 唐宋诗
  • 九日寄昌齡弟 其七

    我思鴈蕩游,欲與鴈行去。 羽翼本天生,誰令分兩處。

    王十朋 唐宋诗
  • 台州兜率寺淳熙三年孟春作 其五

    老樹半藤蘿,野色入窗戶。 空明浮屋梁,蕭爽發幽趣。 晚凉進微風,平江瀉煙露。 露久山月來,蟬聲發高樹。

    林憲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