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淳熙丙午與閤皂化士彭正夫道人五羊相別開禧乙丑復會于五羊贈二長韻 其一

〔宋朝〕 曾丰

自視其身不繫秋,片心寧被白雲留。 發蹤江右山青處,游睇海南天盡頭。 勾漏砂星光燦夜,羅浮竈爐冷含愁。 鼎新革故丹成後,乘興逍遥汗漫遊。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藍田溪雜詠二十二首 遠山鐘

    風送出山鐘,雲霞度水淺。 欲知聲盡處,鳥滅寥天遠。

    錢起 唐宋诗
  • 送于中丞使北蕃

    朔將引雙旌,山遙磧雪平。 經年通國信,計日得蕃情。 野次依泉宿,沙中望火行。 遠鵰秋有力,寒馬夜無聲。 看獵臨胡帳,思鄉見漢城。 來春擁邊騎,新草滿歸程。

    雍陶 唐宋诗
  • 送舒州宿松縣傅少府

    江蘺漠漠樹重重,東過清淮到宿松。 縣好也知臨浣水,官閑應得看灊峰。 春風綠野吳歌怨,雪霽平郊楚酒濃。 留取餘杯待張翰,明年歸棹一從容。

    羅隱 唐宋诗
  • 印秀才至舒州見尋別後寄詩依韻和

    羈游白社身雖屈,高步辭場道不卑。 投分共爲知我者,相尋多媿謫居時。 離懷耿耿年來夢,厚意勤勤別後詩。 今日谿邊正相憶,雪晴山秀柳絲垂。

    徐鉉 唐宋诗
  • 遊零陵見父題壁感而成詩(題擬)

    下馬連聲叩竹門,主人何事感遺恩。 迴頭泣向兒童道,重見甘棠舊子孫。 (見《增修詩話總龜前集》卷二十五引《青瑣後集》)(〖1〗《青瑣後集》:「廖齊父爽直嘗爲永州刺史。 齊後遊零陵,於民間見父題壁,感而成詩曰〖略〗。 」清鄧顯鶴輯《沅湘耆舊集》卷八定此詩作者爲廖偃,其說謂「偃父圖曾爲永州刺史,後偃遊零陵,於民間見父題壁,感而成詩。 」偃事跡詳陸氏《南唐書》卷八、《十國春秋》卷七四。 祖爽,父匡圖。 匡圖,宋人避諱或省「匡」字,《十國春秋》卷七三載其仕歷,未任永州刺史。 其父爽事跡附匡圖傳,初仕南漢,後舉族奔楚,馬氏表爽爲永州刺史。 此詩非廖偃作。 爽子今知有二人,即匡圖、匡齊。 因知此詩爲匡齊作。 《青瑣後集》所謂「廖齊父爽直嘗爲永州刺史」,「齊」字上因避諱略去「匡」字,與匡圖同例。 「爽直」之「直」字爲衍文。 )。

    廖匡齊 唐宋诗
  • 發廣陵留上家兄兼寄上長沙

    將違安可懷,宿戀復一方。 家貧無舊業,薄宦各飄颺。 執板身有屬,淹時心恐惶。 拜言不得留,聲結淚滿裳。 漾漾動行舫,亭亭遠相望。 離晨苦須臾,獨往道路長。 蕭條風雨過,得此海氣涼。 感秋意已違,況自結中腸。 推道固當遣,及情豈所忘。 何時共還歸,舉翼鳴春陽。

    韋應物 唐宋诗
  • 再到竹山

    衰草連雲鴉亂飛,荒城寂歷澹寒曦。 屋廬燒盡民居少,祗有青山似昔時。

    張嵲 唐宋诗
  • 頌古 其四

    藏身北斗道彌昌,三腳蝦蟆著錦襠。 多少病貓餐死鼠,日中擡首眼無光。

    釋慧空 唐宋诗
  • 墨君十詠 迸石

    渭水侯多失舊封,平泉池館亂來空。 青青石上何人賞,孤映暮山風雪中。

    王銍 唐宋诗
  • 又和子應遊萬州岑公洞

    泉細或疑雨,巖深微見天。 暫來如可老,長往不難仙。 石髓層層落,松聲樹樹傳。 欲歸重回首,明月傍船舷。

    馮時行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