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月無燈夜自明,糢糊何啻瓦溝平。 不拖藜杖高橋去,那得金龍背上行。
无
其他无
〔宋朝〕 張鎡
無月無燈夜自明,糢糊何啻瓦溝平。 不拖藜杖高橋去,那得金龍背上行。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去年行宮當太白,朝回君是同舍客。 同心不減骨肉親,每語見許文章伯。 今日時清兩京道,相逢苦覺人情好。 昨夜邀歡樂更無,多才依舊能潦倒。
暮雨蕭條過鳳城,霏霏颯颯重還輕。 聞君此夜東林宿,聽得荷池幾番聲。
勸君買取東鄰宅,與我衡門相並開。 雲映嵩峰當戶牖,月和伊水入池臺。 林園亦要聞閑置,筋力應須及健迴。 莫學因循白賓客,欲年六十始歸來。
往年偏共仰師遊,聞過流沙淚不休。 此身豈得多時住,更著塵心起外愁。
玉晨鐘韻上清虛,畫戟祥煙拱帝居。 極眼向南無限地,綠煙深處認中書。
坐嘯人事閑,佳遊野情發。 山門送落照,湖口昇微月。 林尋猿狖居,水戲黿鼉穴。 朔風吹飛雁,芳草亦云歇。
五藴若實有,則合有色形。 五藴若實無,則合無形聲。 祇爲假名字,所以妄來停。 若了名相空,事盡總惺惺。 心王無障礙,擺撥三界行。
香風影裏迎新魄,梵貝聲中見落暉。 自幸勞生名利役,不能來此共忘機。 路入雲山幾萬層,豁然巖宇勢崢嶸。 地從物外囂塵斷,天到壺中日月明。 (見《輿地紀勝》卷一三二《汀州》。 )(按:《輿地紀勝》收二詩,列宋郭祥正詩前,署「鄭弼」,應即鄭元弼。 同書卷一三五《輿化軍》有其傳云:「鄭元弼,仙遊人。 唐昭宗景福二年獻《白巖集》十卷,載《唐藝文志》。 遷御史中丞。 天復中𧊲伏於仙遊之白巖。 」可證。 惟此傳全部誤錄其父良士事跡,不免疏謬。 《仙遊志》卷四載鄭氏父子事跡甚詳,可參看。 )。
去去追濠濮,悠悠平渭莘。 荒凉羅雀處,寤寐叱牛頻。 鴞炙逢希闊,萍虀適醞醇。 自謀螻蟻穴,何以拯斯人。
混而不雜體常虛,雪月交光類莫如。 應處萬端無罣礙,片雲自在卷還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