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謝趙季茂海錯二律 其一

〔宋朝〕 岳珂

珍殽惟錯遠持將,頼有詩情合得嘗。 明月擘蚶分瓦礱,晴霞浴鱟露珠房。 鰂烏鮆白螺開靨,蚷紫蝦紅鰾挾腸。 雁斷閩山歸未得,把杯猶憶少年場。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戲題寄上漢中王三首 二

    策杖時能出,王門異昔遊。 已知嗟不起,未許醉相留。 蜀酒濃無敵,江魚美可求。 終思一酩酊,淨掃鴈池頭。

    杜甫 唐宋诗
  • 贈許左丞從駕萬年宮

    聞道上之回,詔蹕下蓬萊。 中樞移北斗,左轄去南臺。 黃山聞鳳笛,清蹕侍龍媒。 曳日朱旗卷,參雲金障開。 朝參五城柳,夕宴柏梁杯。 漢畤光如月,秦祠聽似雷。 寂寂芸香閣,離思獨悠哉。

    盧照鄰 唐宋诗
  • 雜興

    意志未成百不解,見人富貴亦心愛。 等閑對酒呼三達,屠羊殺牛皆自在。 放心爲樂笙歌攢,壯氣激作風霜寒。 廚中玉饌盈金盤,方丈厭見嫌不餐。 飛鷹躍馬實快性,脣腐齒爛空巑岏。 豈期福極翻成禍,禍成身誅家亦破。 昨朝惆悵不如君,今日悲君不如我。 否泰交加無定主,嬾學風雲戢翎羽。 綠酒清琴好養生,出將入相無心取。 三五圖書舊揣摩,五千道德新䂓矩。

    盧仝 唐宋诗
  • 題東林二首 二

    東林繼四絕,物象更清幽。 社客去不返,鐘峰雲也(《永樂大典》作「色」)秋。 松枯羣狖散,溪大蠹槎流。 待卜歸休計,重來臥石樓。 (見《吉石庵叢書》本《廬山記》卷四,以《永樂大典》卷八七八二引《九江府志》參校。 )(按:《殷禮在斯堂叢書》校排本《廬山記》二詩題作《天祚二年三月十六日偶與幕客門館僧道,閑遊題東林二首》,係將徐知證等聯句詩末題記誤植於匡白詩題,另詳後徐知證條。 )。

    匡白 唐宋诗
  • 金華聖者贊

    禦兵戈刀,斧不能斫。 經大劫水,火不能著。 姊夫小舅有來由,佛面豬頭何處求。 二百年來龜嶺下,三山依舊水東流。

    釋慧遠 唐宋诗
  • 和潘叔治題劉道士房畫薛稷六鶴圖六首 警露

    孤標近僊壇,依約聞墜露。 儼如舉止揚,稍見神爽悟。 曉月坐清軒,寒添壁間素。

    梅堯臣 唐宋诗
  • 芭蕉茶送伯承伯承賦詩三章次韻 其一

    與子藝蘭九畹,勝渠賜璧一雙。 更碾春風白雪,同看明月清江。

    張栻 唐宋诗
  • 鬼車

    嘉祐六年秋,九月二十有八日,天愁無光月不出。 浮雲蔽天眾星沒,舉手嚮空如抹漆。 天昏地黑有一物,不見其形,但聞其聲。 其初切切凄凄,或高或低。 乍似玉女調玉笙,眾管參差而不齊。 既而咿咿呦呦,若軋若抽。 又如百兩江州車,回輪轉軸聲啞嘔。 鳴機夜織錦江上,羣鴈驚起蘆花洲。 吾謂此何聲,初莫窮端由。 老婢撲燈呼兒曹,云此怪鳥無匹儔。 其名爲鬼車,夜載百鬼凌空遊。 其聲雖小身甚大,翅如車輪排十頭。 凡鳥有一口,其鳴已啾啾。 此鳥十頭有十口,口插一舌連一喉。 一口出一聲,千聲百響更相酬。 昔時周公居東周,厭聞此鳥憎若讎。 夜呼庭氏率其屬,彎弧俾逐出九州。 射之三發不能中,天遣天狗從空投。 自從狗嚙一頭落,斷頸至今青血流。 爾來相距三千秋,晝藏夜出如鵂鶹。 每逢陰黑天外過,乍見火光驚輒墮。 有時餘血下點污,所遭之家家必破。 我聞此語驚且疑,反祝疾飛無我禍。 我思天地何茫茫,百物巨細理莫詳。 吉兇在人不在物,一蛇兩頭反爲祥。 却呼老婢炷燈火,捲簾開戶清華堂。 須臾雲散眾星出,夜靜皎月流清光。

    歐陽修 唐宋诗
  • 霽後看雪走筆呈元珍判官二首

    江上寒山祗對門,野花巖草共嶙峋。 獨吟羣玉峯前景,閑憶紅蓮幕下人。 嘉景無人把酒看,縣樓終日獨憑欄。 山城歲暮驚時節,已作春風料峭寒。

    歐陽修 唐宋诗
  • 再作十絕寄胡伯負兵侍仲方尚書 其九

    東西兩浙及閩川,皆見鴛行有直言。 若我江西獨鉗口,澹翁九地也埋寃。

    李元實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