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太湖詩 銷夏灣

〔唐朝〕 皮日休

太湖有曲處,其門爲兩崖。 當中數十頃,別如一天池。 號爲銷夏灣,此名無所私。 赤日莫斜照,清風多遙吹。 沙嶼埽粉墨,松竹調塤篪。 山果紅靺鞨,水苔青髬髵。 木陰厚若瓦,嚴磴滑如飴。 我來此遊息,夏景方赫曦。 一坐盤石上,肅肅寒生肌。 小艖或可汎,短策或可支。 行驚翠羽起,坐見白蓮披。 斂袖弄輕浪,解巾敵涼颸。 但有水雲見,更餘沙禽知。 京洛往來客,暍死緣奔馳。 此中便可老,焉用名利爲。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憶故山贈司空曙

    漢主金門正召才,馬卿多病自遲迴。 舊山蹔別老將至,芳草欲闌歸去來。 雲在高天風會起,年如流水日長催。 知君素有棲禪意,歲晏蓬門遲爾開。

    李端 唐宋诗
  • 白雲歌(予時落殊俗隨蕃軍望之感此而作)

    遥望白雲出海灣,變成萬狀須臾間。 忽散鳥飛趁不及,唯只清風隨往還。 生復滅兮滅復生,將欲凝兮旋已征;因悟悠悠寄寰宇,何須擾擾徇功名。 滅復生兮生復滅,左之盈兮右之缺;從來舉事皆爾爲,何不含情自怡悅。 殊方節物異長安,盛夏雲光也自寒。 遠戍只將煙正起,橫峰更似雪猶殘。 白雲片片映青山,白雲不盡青山盡。 展轉霏微度碧空,碧空不見浮雲近。 漸覺雲低駐馬看,聯綿縹渺拂征鞍。 一不一兮幾紛紛,散不散兮何漫漫。 東西南北□□馳,上下高低恣所宜。 影碧池冰螢□底,光浮綠樹霰凝枝。 欲謂白雲必從龍,飛來飛去龍不見;欲謂白雲不從龍,乍輕乍重誰能變。 一重未過一重摧,一畔縈巖一畔開。 欒巴𠹀(噀)酒應隨去,子晉吹笙定伴來。 披襟引袖遽迎風,欲□吹雲置袖中;雲飛入袖將爲滿,袖卷看雲依舊空。 雷殷殷兮雨曚曚,成陰澗下雲之功。 倏然雲晴銷四極,所潤寧知白雲力。 大賢濟世徒自勞,一朝運否誰相憶。 不知白雲何所以,年年歲歲從山起;雲收未必歸石中,石暗翻埋在雲裏。 世人遷變比白雲,白雲無心但氛氳。 白雲生滅比世人,世人有心多苦辛。 旋生旋滅何窮已,有心無心只如此。 當須體道有貞素,不用浮榮說非是。 望白雲,白雲遼亂滿空山,高低賦象非情欲,余遂感之心自閑。 望白雲,白雲天外何悠揚,既悲出塞復入塞,應亦有時還帝鄉。

    馬雲奇 唐宋诗
  • 洪子再示論詩之意答一首

    文章三昧亦無多,甄品難甘狀杜何。 撚脫髭鬚徒自哂,可憐彈鋏爲誰歌。 腐陳點化爲珍玩,翡翠鷦鷯入罻羅。 擬續蘭臺快哉賦,後來作者豈容過。

    蘇籀 唐宋诗
  • 梅花借喜雪韻 其一

    老去風光報答難,樹頭春律喜新班。 忽驚斷岸一番雪,便憶故園千疊山。 斜日淡煙茅舍外,冷香幽韻竹籬間。 玉壺虛佐寒窗靜,不敢呼童取次攀。

    史浩 唐宋诗
  • 證道歌 其二三四

    火裏生蓮終不壞,念念勞生不自在。 彼既丈夫我亦然,舍短從長無罣礙。

    釋印肅 唐宋诗
  • 周尚書挽詩二首 其二

    憶昨登瀛日,官曹幸接聯。 再來聞國論,及見上經筵。 淵識闚靈憲,嘉謨湊細旃。 生芻千里奠,覓句一潸然。

    洪适 唐宋诗
  • 沈氏小玲瓏二首 其二

    十載經行舊,松扉靜不關。 巖空覷天巧,心達覺身閒。 古洞無扃鎖,飛泉雜珮環。 何須採芝去,此地似商顔。

    李洪 唐宋诗
  • 次韻葉教授小院室中瓶梅二首 其二

    暖冰融雪浸疎梅,養住春風細細開。 相賞阿咸清到骨,風流元自竹林來。

    項安世 唐宋诗
  • 送張子野知虢州先歸湖州

    未赴虢太守,暫歸吳興家。 吳興近洞庭,橘林正吹花。 君當橘柚時,摘包带霜華。 清甘不楚齒,若酒傾殘霞。 谿山小女兒,姹姹兩髮丫。 褭褭上氍毹,嘈嘈弄琵琶。 是時與之醉,何似走塵沙。

    梅堯臣 唐宋诗
  • 山中懷仲兄

    雁山曾御九秋風,更喜春深到此中。 芳草絕憐隨意綠,野花真是映山紅。 未知方丈景何似,直恐桃源路已通。 起聽朝雞無恙否,茲遊恨不與君同。

    樓鑰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