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饭粗衣随分过。 新成就、庵寮一个。 静处藏身,十分自在,只恁麽、有何不可。 过眼空花都看破。 红尘外、独行独坐。 也没筹量,也没系绊,更觅甚、三乘四果。
无
其他无
〔宋朝〕 王炎2
淡饭粗衣随分过。 新成就、庵寮一个。 静处藏身,十分自在,只恁麽、有何不可。 过眼空花都看破。 红尘外、独行独坐。 也没筹量,也没系绊,更觅甚、三乘四果。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城下巴江水,春來似麴塵。 軟沙如渭曲,斜岸憶天津。 影蘸新黃柳,香浮小白蘋。 臨流搔首坐,惆悵爲何人。
春來冰未泮,冬至雪初晴。 爲報方袍客,豐年瑞已成。
(《文苑英華》二六二注云:「此詩總目及《李集》皆不載,惟《英華》諸本有之。 」)等閑經夏復經寒,夢裏驚嗟豈暫安。 南家風光當世少,西陵江浪過江難。 周旋小字桃燈讀,重疊遙山隔霧看。 真是爲君飡不得,書來莫說更加飡。 (《文苑英華》)(嚴羽《滄浪詩話·考證》謂本詩「乃晚唐之下者」。 詹鍈《李詩辨僞》云:「按《文苑英華》編次體例,各類之中,一以時代先後爲序。 此詩置於張祜、李洞、方干與李羣玉、陳陶之間,與太白時代相去懸遠,定是晚唐之作。 」吳企明云:「先輩爲應試舉子對已及第者的稱呼,或是進士出身的人互相推敬的稱呼,李白從未應試,不應用此稱呼,集中亦無此稱。 」又推測翁參樞或爲《登科記考》卷二二所載咸通元年盈第的翁彥樞,「參」、「彥」形近易訛,時代亦與李洞、方干相近。 )。
昨夜巫山中,失却陽臺女。 今朝粧閣裏,獨伴楚王語。 (見《文苑英華》卷二百五)(按:《才調集》卷十收此詩爲蔣藴作,《全唐詩》卷七九九收入。 未詳孰是,今兩存之。 )。
居然麋鹿性,疏散疾已痼。 杖策城東門,曠景引閒步。 日正摇江影,春已暖沙路。 疏梅忽相值,與我如有素。 清芬煦嚴律,玉骨洗寒露。 頗復動詩興,况乃有酒戶。 與君嗅花飲,飲罷爲花賦。 攬此冰雪姿,裁作山間句。 更得雙南金,何遜似風度。 夷融興未愜,短景不少駐。 呼僮扶步歸,要折花無數。
我生走四方,足迹亦幾遍。 初未識江行,每起浮家羨。 一從登此舟,舉室盡欣忭。 既得捨車徒,且免入郵傳。 高枕卧短篷,頓忘行役倦。 始謂旬日間,便可朝行殿。 縱未許歸田,行止亦可判。 那知事好乖,一夜狂風轉。 怒號動地來,波濤立江面。 如屋復如山,拍天仍拍岸。 三日不能休,雲容更千變。 始疑江神驕,出與風伯戰。 擁起千里潮,散作雪飛濺。 跬步莫能前,有纜莫能牽。 又疑慢爾神,至此獲深譴。 亦自料平生,忠信粗表見。 神既依人行,豈不略爲援。 若謂神無私,應物當普現。 胡爲泝流船,却乃去如箭。 而我獨滯留,艤棹長江畔。 終日困飄颻,使我頭目眩。 試取蘋藻羞,更效潢汙薦。 再拜祝天公,冀爲開方便。 莫分往與來,莫問貴與賤。 風靜波亦平,一一如所願。 庶幾舟中人,彼此兩無怨。
紛紛凡卉怯嚴冬,獨有清姿對雪中。 拂幌更宜粧嫵媚,巡簷誰憚履穿空。 南來未見傳聲使,東望方思避俗翁。 聞道聯鑣得幽趣,無因同醉玉堂東。
正此恢台夏,園池綠蔭交。 高荷擎羽蓋,新笋出旗梢。
游昭木石師李唐,畫牛乃自其所長。 出欄初聽一聲笛,意氣已無千頃荒。 客居京口老益困,衣不揜脛鬚眉蒼。 時時弄筆眼力健,蹄角毛骨分毫芒。 我無沙堤金絡馬,拂拭此幅喜欲狂。 乞骸幸蒙優詔許,置身忽在烟林傍。 日落飲牛水滿塘,夜半飯牛天雨霜。 俚醫灌藥美水草,老巫訶禁祓不祥。 願我孫子勤農桑,願汝生犢筋脈强。 碓聲驚破五更夢,歲負玉粒輸官倉。
到得荆溪鬢盡斑,二年心力不曾閑。 如今歸去無餘戀,只有梅花慘別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