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詩三百三首 二四八

〔唐朝〕 寒山

余家有一宅,其宅無正主。 地生一寸草,水垂一滴露。 火燒六箇賊,風吹黑雲雨。 子細尋本人,布裹真珠爾。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開成大行皇帝挽歌詞四首奉敕撰進 四

    化成同軌表清平,恩結連枝感聖明。 帝與九齡雖吉夢,山呼萬歲是虛聲。 月低儀仗辭蘭路,風引笳簫入柏城。 老病龍髯攀不及,東周退傅最傷情。

    白居易 唐宋诗
  • 春夜同厲文學先輩會宿

    江漢久分路,京關重聚吟。 更爲他夜約,方盡昔年心。 月隔明河遠,花藏宿鳥深。 無眠將及曙,多是說山陰。

    許棠 唐宋诗
  • 夏日寄史處士

    掩關苔滿地,終日坐騰騰。 暑氣冷衣葛,暮雲催燭燈。 寂寥知得趣,疎嬾似無能。 還憶舊遊否,何年別杜陵。

    孟貫 唐宋诗
  • 江亭餞別

    綠沼紅泥物象幽,范汪兼倅李幷州。 離亭急管四更後,不見公車心獨愁。

    薛濤 唐宋诗
  • 失題

    石榴枝上花千朵,荷葉杯中酒十分。 滿院弟兄皆痛飲,就中大戶不如君。 (見《玉照新志》。 )(〖1〗《玉照新志》〖宋王明清撰,《寶顏堂祕笈》本〗卷三:「王彦國獻臣,招信人,居縣之近郊。 建炎初,虜人將渡淮,獻臣坐於所居小樓,望見一老士大夫彷徨阡陌間,攜一小僕,負一匣,埋於空迥之所。 獻臣默識之。 事定,往掘其地,宛然尚存。 啟匣,乃白樂天手書詩一紙。 云〖詩不重錄〗。 獻臣後南渡,寓居餘姚,嘗出以示余,真奇物也。 聞後以歸劉綱公舉矣。 」〖2〗按此亦顧先生所見示,其事可信與否,未敢遽斷,期海內方家有以論定之。 )。

    白居易 唐宋诗
  • 擬寒山 四

    閑步游南陌,唯便野興多。 傍花看蝶舞,近柳聽鶯歌。 稚子撈溪萊,山翁携蕨蘿。 問渠何處住,迴首指前坡。

    泰欽 唐宋诗
  • 牛僧孺讖

    首尾三麟六十年,兩角犢子恣狂顛,龍蛇相鬭血成川。 (見《李文饒文集·窮愁志》卷四《周秦行紀論》引)(〖1〗《周秦行紀論》云:「餘嘗聞太牢氏好奇怪其身,險易其行,以其姓應國家受命之讖曰〖略〗。 」三句爲僧孺自撰,抑爲敵黨誣構,尚不詳。 宋陳善《捫虱新語》卷十三云「兩角犢子自全忠姓也」,傳璇琮先生《李德裕年譜》據以認爲此讖「本是晚唐五代人譏朱全忠的言辭被用進這篇《周秦行紀論》中去」。 《後村詩話後集》卷一引朱翌說「夫犢子雙角,殆拆朱字耳」,劉克莊以爲朱泚、朱溫皆「有時而驗」。 )。

    佚名 唐宋诗
  • 俗語

    王母甘桃,食之解勞。 (見前書卷十)。

    佚名 唐宋诗
  • 送方尊師歸嵩山

    仙官欲往九龍潭,旄節朱幡倚石龕。 山壓天中半天上,洞穿江底出江南。 瀑布杉松常帶雨,夕陽蒼翠忽成嵐。 借問迎來雙白鶴,已曾衡嶽送蘇耽。

    王維 唐宋诗
  • 題破山寺後禪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逕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餘鐘磬音。

    常建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