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送司空學士赴京

〔唐朝〕 齊己

弘文初命下江邊,難戀沙鷗與釣船。 藍綬乍稱新學士,白衫初脫舊神仙。 龍山送別風生路,雞樹從容雪照筵。 重謁往年金牓主,便將才術佐陶甄。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送陸協律赴端州

    越井人南去,湘川水北流。 江邊數杯酒,海內一孤舟。 嶺嶠同仙客,京華即舊游。 春心將別恨,萬里共悠悠。

    賈至 唐宋诗
  • 猛將吟

    擬膾樓蘭肉,蓄怒時未揚。 秋鼙無退聲,夜劍不隱光。 虎隊手驅出,豹篇心卷藏。 古今皆有言,猛將出北方。

    孟郊 唐宋诗
  • 池州封員外郡齋雙鶴丹頂霜翎仙態浮曠罷政之日因呈此章

    瀟灑二白鶴,對之高興清。 寒溪侶雲水,朱閣伴琴笙。 顧慕稻粱惠,超遙江海情。 應攜帝鄉去,仙闕看飛鳴。

    李羣玉 唐宋诗
  • 寄天台陳希畋

    陰山冰凍嘗迎夏,蟄戶雲雷只待春。 呂望豈嫌垂釣老,西施不恨浣紗貧。 坐爲羽獵車中相,飛作君王掌上身。 拍手相思惟大笑,我曹寧比等閑人。

    徐夤 唐宋诗
  • 睢陽送韋參軍還汾上(此公元昆任睢陽參軍)

    世業重籯金,青春映士林,文華兩孫楚,兄弟二曾參。 竹抱盧門[一]暗,山銜晉國深,預知汾水上,一雁有遺音。 ([一]劉云:「盧門見《左傳》,宋國門名,此用以表睢陽。 」)(〖1〗右李昂詩四首,同寫一卷上,但不在一處,原卷今亦裂爲兩截。 前兩首在前截〖伯二五五二〗之末,題李昂名,其爲李昂作無疑。 後兩首與《戚夫人楚舞歌》均在後截〖伯二五六七〗,並無撰人姓氏,因《唐詩紀事》以《楚舞歌》爲李昂作,羅振玉因定此兩首亦爲李昂作。 《塞上聽彈胡笳》詩內的韋公可能和在睢陽送的韋參軍是一人,惑有一定關係,這也是把這兩詩定爲李昂作的一點小小旁證。 )。

    李昂 唐宋诗
  • 扇子詩 其一六

    無心已作不鳴鴈,恃氣多慚反走鷄。 大道三杯仙落托,隨齋一鉢佛菩提。

    李石 唐宋诗
  • 信步近村

    端閑何以永今朝,拈得笻枝度野橋。 三畝空園喧啄木,十尋高樹絡凌霄。 長饑未必緣詩瘦,多悶惟須賴酒澆。 興盡歸來又陳迹,一林風葉暮蕭蕭。

    陸游 唐宋诗
  • 謝趙行之惠霜柿

    紅葉曾題字,烏椑昔擅場。 凍乾千顆蜜,尚带一林霜。 核有都無底,吾衰喜細嘗。 慚無瓊玖句,報惠不相當。

    楊萬里 唐宋诗
  • 和端式上人十詠 寒溪石

    翠聳寒溪上,半隠寒松下。 水鳥立稜角,淵魚游穴罅。 尋常置庭檻,瑣細不知價。

    梅堯臣 唐宋诗
  • 題徐載叔雙桂樓

    遥憐天上桂華孤,月中何不種兩株。 唐人此句真絕唱,後來詩人半語無。 向來何夕秋風起,吹脫廣寒雙桂子。 落向君家樓閣前,種玉開花今幾年。 清宵雙影寫窗戶,却兼月裏成三樹。 年年八月九月時,黄金粟綴青瑶枝。 秋風吹香入月去,風回却带天香歸。 容齋仙人爲作碑,誠齋老人爲作詩。 金蟇玉兔已傳誦,莫問姮娥知不知。

    楊萬里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