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虛行兮,史鰌沒位,吾寧范伯之徒歟,感夷齊而多愧。 麟鳳遠去,龍則死之,河水洋洋兮,先師莫歸。 往者不可諫,來者吾誰欺? 始退身以進道,曷颺言而受非,彼蕭相國知予乎布衣。 (見《文苑英華》卷一三○)。
无
其他无
〔唐朝〕 王昌齡
道不虛行兮,史鰌沒位,吾寧范伯之徒歟,感夷齊而多愧。 麟鳳遠去,龍則死之,河水洋洋兮,先師莫歸。 往者不可諫,來者吾誰欺? 始退身以進道,曷颺言而受非,彼蕭相國知予乎布衣。 (見《文苑英華》卷一三○)。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重吟前日他生句,豈料踰旬便隔生。 會擬一來身塔下,無因共繞寺廊竹。 紫毫飛札看猶濕,黃字新詩和未成。 縱使得如羊叔子,不聞兼記舊交情。
鴻鵠輕騰萬里高,何殊朝野得賢豪。 能知翼戴穹蒼力,不是蒙茸腹背毛。
槐柳未知秋,依依舘驛頭。 客心俱念遠,時雨自相留。 浪沒貨魚市,帆高賣酒樓。 夜來思展轉,故里在南州。
天柱吐白雲,仙宮隔青靄。 新亭皇黃家,舊封傳漢代。 猶持蘋藻奠,永荷閻閭泰。 彷彿見羣仙,凌風振青珮,仰攀丹鳳翼,俯躍蒼龍背。 暫息三峯前,還逐九霄外。 灊嶽高似掌,皖水遙疑帶。 半壁風雨來,空林鬼神會。 今我何爲者,赤紱仍皂蓋。 遠愧黃與龔,流芳及千載。 (《古今圖書集成·山川典》八六《灊山部》)(〖1〗韋曾,原列入「無世次」作者。 今考《元和姓纂》卷二韋氏西眷房有韋曾,爲萬年令光朝之子,任舒州刺史、職方)(員外郎。 《寶刻業編》卷十八載韋曾貞元二十年撰《巴郡太守嚴颜廟碑》。 《郎官石柱題名》司動員外郎有韋曾,勞格《郎官考》卷八錄山東益都元和十四年石刻《寶鞏等題名》有「裏行韋曾」字樣。 天柱山在舒州懷寧,此詩當即韋曾任舒州刺史時作。 )。
多緣饒煩惱,省事得心安(項疑作「安心」)。 若能絕妄想,果成堅固林。 捨[邪](耶)歸六趣,畢竟去貪嗔。 無塵復無垢,何慮不成真。
赤烏寶女眩新粧,九酘霞漿肯見觴。 但聽琵琶喧啄木,誰知捍撥是龍香。
雜樹畧就列,清晨時涉園。 逢幽付鼻詠,懷新勞目存。
我來菊始華,我去菊方好。 主人遠招客,懽意不草草。 投轄陳孟公,哦詩杜陵老。 不憂垂橐歸,珠璣已盈抱。 天寵忽鼎來,擁旄行就道。 賢侯借輝光,春風發枯槁。
風雨暗江天,幽窗起復眠。 忍窮安晚境,留病壓災年。 客助修琴料,僧分買藥錢。 餘生均逆旅,未死且陶然。
楊柳未堪折,柔條時倚風。 朱輪過灞上,杜宇響褒中。 危棧憎春雨,晴林發曉紅。 不須言蜀政,當自學文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