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叔易自三歸吳同赴竹菴荔子之集二首 其一

〔宋朝〕 張元幹

惜別梅花雨,來歸荔子秋。 江帆成昨夢,雲嶠忽重遊。 共喜身長健,寧論客久愁。 殷勤老居士,更爲寶峯留。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秦中送李九赴越

    攜手望千里,于今將十年。 如何每離別,心事復迍邅。 適越雖有以,出關終耿然。 愁霖不可向,長路或難前。 吳會獨行客,山陰秋夜船。 謝家徵故事,禹穴訪遺編。 鏡水君所憶,蓴羹余舊便。 歸來莫忘此,兼示濟江篇。

    高適 唐宋诗
  • 小苑春望宮池柳色

    小苑春初至,皇衢日更清。 遙分萬條柳,迴出九重城。 隱映龍池潤,參差鳳闕明。 影宜宮雪曙,色帶禁煙晴。 深淺殘陽變,高低曉吹輕。 年光正堪折,欲寄一枝榮。

    張昔 唐宋诗
  • 青青水中蒲三首 一

    青青水中蒲,下有一雙魚。 君今上隴去,我在與誰居。

    韓愈 唐宋诗
  • 酬獨孤二十六送歸通州

    再拜捧兄贈,拜兄珍重言。 我有平生志,臨別將具論。 十歲慕倜儻,愛白不愛昏。 寧愛寒切烈,不愛暘溫暾。 二十走獵騎,三十遊海門。 憎兔跳趯趯,惡鵬黑翻翻。 鼇釣氣方壯,鶻拳心頗尊。 下觀鬇鬡輩,一掃冀不存。 名冠壯士籍,功酬明主恩。 不然合身棄,何況身上痕。 金石有銷爍,胏腑無寒溫。 分畫久已定,波濤何足煩。 嘗希蘇門嘯,詎厭巴樹猿。 瘴水徒浩浩,浮雲亦軒軒。 長歌莫長歡,飲斛莫飲樽。 生爲醉鄉客,死作達士魂。

    元稹 唐宋诗
  • 禽蟲十二章 三

    江魚羣從稱妻妾,塞雁聯行號弟兄。 但恐世間真眷屬,親疎亦是強爲名。

    白居易 唐宋诗
  • 雲門山投龍詩刻(並序)

    □□(《全唐詩》作「曉登」)雲門山,直上壹千尺。 絕頂彌□(《全唐詩》作「孤」。 )聳,盤途幾傾窄。 前對堅裂峯,□□(《全唐詩》作「下臨」。 )削成壁。 陽□(《全唐詩》作「巘」。 )靈芝秀,陰崖仙乳□。 (此句《全唐詩》作「陰崖半天赤」。 )□□□羣山,遠望何所隔。 太陽未出海,曠晃半天赤。 (《全唐詩》無以上四句。 )大壑静不波,渺溟無際碧。 (「碧」,《全唐詩》作「極」。 )是時雪初霽,沍寒冰(《全唐詩》作「水」。 )更積。 恭(《全唐詩》誤作「披」)展送龍儀,寧安服狐白。 □□(《全唐詩》作「沛恩」)惟聖主,祈福在方伯。 三元章醮昇,五域□□(二字《全唐詩》亦闕。 )覿。 帟幕翠微亘,機□(《全唐詩》作「茵」。 )丹洞闢。 □□(《全唐詩》作「祝起」。 )鳴天鼓,拜傳端素冊。 霞間□□□,(《全唐詩》作「朱紱縈」。 )嵐際黃裳襞。 玉□(《全唐詩》作「策」。 )□□(《全唐詩》作「奉誠」)信,□□□(《全唐詩》作「仙佩俟」。 )奔驛。 □(《全唐詩》作「香」。 )氣入岫門,瑞雲出巖石。 至誠必招感,大福旋來格。 空□□□□,(《全唐詩》作「中忽神言」。 )帝壽萬千百。 (見畢沅、阮元撰《山左金石志》卷十二。 )(〖1〗按石刻詩題下有「北海郡太守趙居貞述。 渤海吳□書。 郡人李元莊鐫」等字。 石刻係天寶十一載所立,正書,崖高四尺五寸五分,廣二尺,在益都縣雲門山洞西關帝廟後北壁。 〖2〗此詩序文中所書玄宗尊號,石刻本與《全唐詩》不同。 按《新唐書·玄宗紀》載天寶七載羣臣上尊號曰「開元天寶聖文神武應道皇帝」。 又天寶八載復上尊號曰「開元天地大寶聖文神武應禉皇帝」。 石刻所稱,顯係天寶七載所上尊號,然石刻立於天寶十一載,則當以《全唐詩》取天寶八載所上尊號爲是。 望頗疑作序刊石者緣一時疎忽,誤取七載尊號,而後之錄是刻者知其誤而糾正之,此《全唐詩》據本之所以異於石刻也。 )。

    赵居貞 唐宋诗
  • 再登岳陽樓感慨賦詩

    岳陽壯觀天下傳,樓陰背日堤綿綿。 草木相連南服內,江湖異態欄干前。 乾坤萬事集雙鬢,臣子一謫今五年。 欲題文字弔古昔,風壯浪湧心茫然。

    陳與義 唐宋诗
  • 張元覽追和東坡詠梅要予同賦

    江空月掛疏梅村,生香湔祓何郎魂。 亭亭自是塵表物,玉質敢有煙埃昏。 西州風土似南國,高樹繚臺丞相園。 居然志士節獨苦,炯若德人顔更温。 至今往往入幽夢,夢去折花迎朝暾。 寇来一炬半月紅,傷心無處求朱門。 君知行樂不可緩,中聖友賢餘勿言。 侍郎堂西臘前破,喚取我輩斟窪樽。

    李處權 唐宋诗
  • 遊仙都 其二

    轍迹峰前聊息迹,忘歸洞口未能歸。 往來名利憧憧者,著脚仙都亦自稀。

    吳謹微 唐宋诗
  • 秋後一日風雨

    炎歊數日劇,蕩滌及秋初。 病葉風吹盡,鳴蟬雨打疏。 趁凉謀社酒,乘潤理園蔬。 分喜寧無處,蒲中鱍鱍魚。

    陸游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