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遊韶石

〔宋朝〕 余靖

世務常喧囂,物外有真賞。 結友探勝槩,放情諧素想。 韶山南國鎮,靈蹤傳自曩。 雙闕倚天秀,一徑尋雲上。 長江遠縈带,衆巒疑負襁。 千里眇平視,萬形羅怪象。 日影避崑崙,鼇頭冠方丈。 青螺佛髻高,羣玉仙都敞。 霞城晴煜爚,桃溪春浩蕩。 仰攀霄漢近,俯瞰神魂怳。 澗深溜如織,巖虛動成響。 造化與真質,妙畫胡能倣。 賤子生海隅,逢辰辱朝奬。 靡成彝鼎勳,甘從丘壑往。 驚禽戀故林,困驥畏羈鞅。 茲遊得幽深,同懷樂清曠。 世言帝有虞,朔南聲教廣。 丹冥卜巡幸,翠華臨蒼莽。 簫韶曾此奏,鐘石無遺像。 但覺薰風存,翛然天籟爽。 姬公著治典,歷代所遵仗。 九野奠山川,萬靈通肸蠁。 醫閭與吳嶽,半列戎夷壤。 四時迎氣祠,猶煩禮官掌。 況乃祝融區,羣物資含養。 來儀威鳳居,樂育菁莪長。 膚寸起成霖,崇高一方仰。 躋之佐衡霍,無慙公侯享。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送李司直赴江西使幕

    斂版辭漢廷,進帆歸楚幕。 三江城上轉,九里人家泊。 好酒近宜城,能詩謝康樂。 雨晴西山樹,日出南昌郭。 竹露點衣巾,湖煙濕扃鑰。 主人蒼玉佩,後騎黃金絡。 高視領八州,相期同一鶚。 行當報知己,從此飛寥廓。

    韓翃 唐宋诗
  • 有僧言羅浮事因爲詩以寫之

    君言羅浮上,容易見九垠。 漸高元氣壯,洶湧來翼身。 夜宿最高峰,瞻望浩無鄰。 海黑天宇曠,星辰來逼人。 是時當朏魄,陰物恣騰振。 日光吐鯨背,劒影開龍鱗。 倏若萬馬馳,旌旗聳奫淪。 又如廣樂奏,金石含悲辛。 疑其有巨靈,怪物盡來賓。 陰陽迭用事,乃俾夜作晨。 咿喔天雞鳴,扶桑色昕昕。 赤波千萬里,湧出黃金輪。 下視生物息,霏如隙中塵。 醯雞仰甕口,亦謂雲漢津。 世人信耳目,方寸度大鈞。 安知視聽外,怪愕不可陳。 悠悠想大方,此乃桮水濱。 知小天地大,安能識其真。

    劉禹錫 唐宋诗
  • 奉和張岳州王潭州別詩二首 一

    茂先王佐才,作牧楚江隈。 登樓正欲賦,復遇仲宣來。 黃鵠飛將遠,雕龍文爲開。 寧知昔聯事,聽曲有餘哀。

    韋嗣立 唐宋诗
  • 寄匡阜諸公二首 一

    松頭柏頂碧森森,虛檻寒吹夏景深。 靜社可追長往跡,白蓮難問久修心。 山圍四面纔容寺,月到中宵始滿林。 爭學忘言住幽勝,吾師遺集盡清吟。

    齊己 唐宋诗
  • 益陽諺

    長沙益陽,一時相卬。

    不詳 唐宋诗
  • 秋庭夜月有懷

    遊客三江外,單棲百慮違。 山川憶處近,形影夢中歸。 夜月明虛帳,秋風入擣衣。 從來不慣別,況屬鴈南飛。

    李澄之 唐宋诗
  • 七五

    邪淫及妄語,知非惣勿作。 但之依道行,(「之」,伯三五五八、伯三六五六卷作「知」。 )萬里無迷錯。

    王梵志 唐宋诗
  • 五言雜興七首 其七

    身輕客已去,睡美體新浴。 南風吹好句,歷歷韻松竹。 雖云天耳聽,擬以幽夢續。 不辭舉似人,恨汝心眼肉。

    朱松 唐宋诗
  • 分韵賦古松得青字

    風韵颼飀遠更清,蒼髯瘦甲聳亭亭。 連根欲鬭巖巒力,一蓋常涵雨露青。 曾映月明留鶴宿,近經雷霹带龍腥。 衰殘愧我無仙骨,願採流膏慰暮齡。

    劉子翬 唐宋诗
  • 又和謝良輔惠箭筍

    卜得幽居山繞屋,四圍景物何紛鬰。 門前掩映百垂楊,牆裏回環萬修竹。 風來花氣競薰人,日出鳥聲渾滿谷。 簷前花樹盡堪攀,砌下清泉常可掬。 暮年得此復何求,但閉柴荆理松菊。 客至草草具杯盤,隨分烹炮薦魚肉。 野人頗厭近腥羶,長苦春蔬餐不足。 固知竹箭已抽萌,玉筯瓊簪破苔綠。 非君好事遠寄將,安得今朝充我腹。 禮勤意厚已難當,仍出長篇相付囑。 嗟予樸拙豈知詩,祇覺珠璣照雙目。 朝吟夕詠自忘疲,雖欲安眠眠不熟。 起來爛煮飽枯腸,盡却韭葅并豆粥。 人生嗜好固不同,此味定知人共欲。 第慚作報乏瓊瑶,惡語雖多漫盈牘。

    吳芾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