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服蕭蕭款翠微,虛亭高敞射晴暉。 仙歸洞府雲煙冷,春入名山笋蕨肥。 緩引壺觴聊自適,暫捐朱墨便忘歸。 會須結屋山中住,始悟人閒萬事非。
无
其他无
〔宋朝〕 趙公碩
野服蕭蕭款翠微,虛亭高敞射晴暉。 仙歸洞府雲煙冷,春入名山笋蕨肥。 緩引壺觴聊自適,暫捐朱墨便忘歸。 會須結屋山中住,始悟人閒萬事非。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高唐暮冬雪壯哉,舊瘴無復似塵埃。 崖沈谷沒白皚皚,江石缺裂青楓摧。 南天三旬苦霧開,赤日照耀從西來。 六龍寒急光裴回,照我衰顏忽落地,口雖吟詠心中哀。 未怪及時少年子,揚眉結義黃金臺。 洎乎吾生何飄零,支離委絕同死灰。
中分豈是無遺策,百戰空勞不逝騅。 大葉固非人事及,烏江亭長又何知。
嫩紅鉤曲雪花攢,月殿棲時片影殘。 自說夜來春夢惡,學持金偈玉欄干。
烏紗巾上是青天,檢束酬知四十年。 誰料平生臂鷹手,挑燈自送佛前錢。
帝曰簡才能,旌賢在股肱。 文章體一變,禮樂道逾弘。 芸閣英華入,賓門鵷鷺登。 恩筵過所望,聖澤實超恆。 夏葉開紅藥,餘花發紫藤。 微臣亦何幸,叨此預文朋。
反觀西里盛,世世秉鈞衡。 (見《增修詩話總龜》卷三引《翰府名談》。 )(〖1〗《翰府名談》:「丞相李文正公昉少年時嘗以詩呈叔侍中,覽而喜,贈之詩曰〖略〗。 後文正果大用,詔賜所居爲謝元卿秉鈞里。 」)。
葉老遊蜂不更忙,春殘去去好思量。 倚根託蒂花猶落,損力耗心誰可常。 江樹不能留野水,晚煙多共恨斜陽。 感時傷事皆頭白,幾箇漁竿遇帝主。 (見同治十一年刊錫榮纂《萍鄉縣志》卷六)(按:《萍鄉縣志》收沈詩爲宋初之作,誤。 民國間李有鋆纂《昭萍志略》卷十二已改歸唐代。 )。
潺湲子陵瀨,髣髴如在目。 七里人已非,千年水空綠。 新安江上孤帆遠,應逐楓林萬餘轉。 古臺落日共蕭條,寒水無波更清淺。 臺上漁竿不復持,却令猨鳥向人悲。 灘聲山翠至今在,遲爾行舟晚泊時。
淵默而明,湛存而妙。 三世齊平,十方圓照。 月隨水而流,風入松而嘯。 相逢會有知音,向道自然同調。
繁星凝夜氣,黑月惟西山。 一室空林迥,逾知天地寛。 葉乾風有韵,石亂水多湍。 獨坐澄諸念,憂来信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