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風道骨本飄飄,萬卷詩書樂一瓢。 落筆雲烟盤錦繡,滿腔星斗絕塵囂。 懸知可使邦風美,豈但能令國計饒。 四海徯公歸致主,方今天子舜承堯。
无
其他无
〔宋朝〕 李呂
仙風道骨本飄飄,萬卷詩書樂一瓢。 落筆雲烟盤錦繡,滿腔星斗絕塵囂。 懸知可使邦風美,豈但能令國計饒。 四海徯公歸致主,方今天子舜承堯。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寒色凝羅幕,同人清夜期。 玉杯留醉處,銀燭送歸時。 獨坐隔千里,空吟對雪詩。
了了在心中,南宗與北宗。 行高無外染,骨瘦是真容。 飯野盂埋雪,禪雲杖倚松。 常修不住性,必擬老何峰。
不放殘年却到家,銜杯懶更問生涯。 河堤往往人相送,一曲晴川隔蓼花。
我有吳越曲,無人知此音。 姑蘇成蔓草,麋鹿空悲吟。 未誇觀濤作,空鬱釣鼇心。 舉手謝東海,虛行歸故林。
春來太半在農疇,邂逅相逢皆飲流。 貪看暮烟馳萬柳,不知明月上前洲。
孤鶩同飛處,澄江共賦時。 晚來亭上看,真是謝公詩。
吳頭楚尾幾名邦,公以循良達舜廊。 未把勳庸齊寇鄧,直將教化繼龔黄。 蠹蠲前政人云樂,最上諸司議曰臧。 只恐周廬頼彈壓,芝泥趣召覲清光。
暖冰融雪浸疎梅,養住春風細細開。 相賞阿咸清到骨,風流元自竹林來。
一峯中雄酋,兩峯拱而立。 嶄然入雲表,煙開翠鬟濕。 佳山如佳士,可望不可及。 詩人覷天巧,妙處歸眼力。 新營稱華扁,收此一寸碧。 婆娑在其下,繾綣與之習。 嗟哉塵土中,膏火日煎急。 青層但坐對,皓首未暇識。 趨舍各有適,枘鑿不相入。 何當山上頭,裴回瞰原隰。
頗聞十六渡,客子良間關。 一雨落澗谷,湍氣怒潺潺。 我來屬秋晚,霜葉初斕斑。 窈窕行竹輿,鳴禽相與閑。 複嶺互交鎖,淺瀨隨回灣。 路斷一罅通,石磴危躋攀。 時見荷鋤者,行歌語蠻蠻。 採山有薇蕨,結廬有茅菅。 安知避世人,不曾巢其間。 何時一枝筇,溯流到黄山。 桃源事荒怪,誰謂非人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