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清都紫府人,偶來應見宰官身。 諸公有類隨陽雁,此老方爲透網鱗。 環轍已償行去脚,擁書更結未來因。 石湖雖有閑風月,誰許深償寂寞濱。
无
其他无
〔宋朝〕 劉應時
自是清都紫府人,偶來應見宰官身。 諸公有類隨陽雁,此老方爲透網鱗。 環轍已償行去脚,擁書更結未來因。 石湖雖有閑風月,誰許深償寂寞濱。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炎光晝方熾,暑氣宵彌毒。 搖扇風甚微,褰裳汗霢霂。 起向月下行,來就潭中浴。 平石爲浴牀,窪石爲浴斛。 綃巾薄露頂,草屨輕乘足。 清涼詠而歸,歸上石樓宿。
門在荻塘西,塘高何聯聯。 往昔分地利,遠近無閑田。 水國信汙下,霖霪即成川。 苗稼盡湮沒,茲鄉獨豐年。 家肥待親懿,人樂思管弦。 日晏始能起,盥漱看廚煙。 醞酒寒正熟,養魚長食鮮。 黃昏鐘未鳴,偃息早已眠。 何意久城市,寂寥丘中緣。 俯仰在顏色,區區人事間。 憶昔炎漢時,乃知綺季賢。 靜默不能仕,養老終南山。
向蜀還秦計未成,寒蛩一夜繞牀鳴。 愁眠不穩孤燈盡,坐聽嘉陵江水聲。
山水佳新霽,南樓玩初旭。 夜來枝半紅,雨後洲全綠。 四運相終始,萬形紛代續。 適臨青草湖,再變黃鸎曲。 地穴穿東武,江流下西蜀。 歌聞枉渚邅,舞見長沙促。 心阻意徒馳,神和生自足。 白髪悲上春,知常謝先欲。
祇應天上路,不爲下方開。 道既學不得,仙從何處來。 (〖1〗按此詩見宋鄭文寶撰《江南餘載》卷下,《知不足齋叢書》本。 《全唐詩》卷七百五十七收許堅詩五首,又卷八百六十一仙卷亦收五首幷句,其中兩句曰「道既學不得,仙從何處來」。 即此詩之後兩句,蓋《全唐詩》缺其前半。 〖2〗《江南餘載》:許堅往來句曲廬阜之間,草裝布囊,或臥於野,或和衣浴澗中,蕭然不接人事,獨笑獨吟而已〖餘畧〗。 )。
躡石欹危過急澗,攀崖迢遞弄懸泉。 猶將虎竹爲身累,欲付歸人絕世緣。
黄扉清啟帝之初,俊乂招徠念遠圖。 桃李舒華方雨露,鴛鴻戢翼又江湖。 當年舉國蒙休烈,至死無人雪厚誣。 圓覺妙明何計此,獨疑遺恨遶蒼梧。
鳴琴藝精非小道,可惜溫之今已老。 玲琅一鼓萬象春,鐵面霜髯不枯槁。 自言寡知音,求我爲作歌。 號宮韵角可聽不可狀,錦腸繡舌空吟哦。 吾意其一氣之濁清,兩曜之晦明。 山河之結融,雷霆風雨之震驚。 包羅具七弦,開闔造化由人心。 又疑夫堯禹之躬行,丘軻之立言。 瞿聃之同歸,百家諸子之紛然。 更歷千萬古,此意不滅絲桐間。 滌除浮慮清,蕩摩愁襟開。 琴之氣象廣莫有如此,欲媚俗耳知難哉。 寒缸燒涸夜向闌,罷琴歸矣我欲眠。 夢跨冰輪出瑶海,一笑碌碌瀛洲仙。
不聽梧桐雨,回頭已六年。 虀鹽諳舊味,燈火結前緣。 進學思韓愈,同襟有鄭虔。 諸生不待勸,忠孝素惓惓。
傾崖當胸石齧足,失勢毛氂槁幽谷。 王孫却走斷不到,惟有哀猿如鬼哭。 僕夫酸嘶訴塗窮,我亦付命無何中。 悲風忽來木葉戰,落日虎嘷枯竹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