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裁緗纈態纖穠,猶在瑶池午醉中。 嫌近清明時節令,趁渠新火一番紅。
无
其他无
〔宋朝〕 曾季貍
衣裁緗纈態纖穠,猶在瑶池午醉中。 嫌近清明時節令,趁渠新火一番紅。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櫂驚沙鳥迅,飛濺夕陽波。 不顧魚多處,應防一目羅。
寒光照旌節,關路曉無塵。 吏謁前丞相,山迎舊主人。 東瞻軍府靜,西望敕書頻。 心共黃河水,同昇天漢津。
燕鴈水鄉飛,京華信自稀。 簟瓢貧守道,書劒病忘機。 疊鼓吏初散,繁鐘鳥獨歸。 高梧與疎柳,風雨似郊扉。
言下隨機見物情,看看獄路草還生。 旅人莫怪無魚食,直爲寒江水至清。
人生能幾何,畢竟歸無形。 念君等爲死,萬事傷人情。 慈母未及葬,一女纔十齡。 泱漭寒郊外,蕭條聞哭聲。 浮雲爲蒼茫,飛鳥不能鳴。 行人何寂寞,白日自淒清。 憶昔君在時,問我學無生。 勸君苦不早,令君無所成。 故人各有贈,又不及生平。 負爾非一途,慟哭返柴荆。
用鉛須得汞相和,二姓爲親女唱歌。 鍊到紫河車半地,白雲相伴鶴回過。
東風遍閱百般香,意緒偏饒柳帶長。 蘇武書回深塞盡,莊周夢逐落花忙。 好憑殘景朝朝醉,難把離心寸寸量。 正是浴沂時節日,舊遊魂斷白雲鄉。 (以上五首錄自《社會科學戰線》一九八四年第四期刊何鳴雁《新羅詩人崔致遠》一文)。
重歷純元地,陽潛造六寒。 三旬攻荐至,六九始成丹。 金牓書名字,仙宮立醮壇。 厭離人世患,羽化去乘鸞。 (鹽膽未左味,煮帝男帝女,三日三夜,左味調黃作匱,養一七日也。 ○元陽子《還丹歌訣》卷上。 )(按:元陽子《還丹歌訣》,《郡齋讀書志》〖《文獻通考·經籍考》引〗引《李氏書目》有此書,知爲宋仁宗前著作。 然其中《古神仙身事歌》中提及洞賓、圖南,則又已入宋。 五代後蜀時人著《大還丹照鑑》引韓藴中此歌序爲口訣,因知其應爲唐時人,生活年代待考。 )。
碑存溪石高嵯峨,漢字漫滅新鎸訛,臺非舊築行人過。 赤帝當年布衣起,老嫗悲啼白龍死,芒碭生雲凝夜紫。 一朝花發咸陽春,老劍磨血消京塵,歸來故里天上人。 千古斜陽愁色裏,草沒荒城狐掉尾,不信英雄化爲鬼。
論文尊酒意歡然,蠟炬高燒夜色鮮。 得壻端同權相國,傳經更似老韋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