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依韻和李君讀余注孫子

〔宋朝〕 梅堯臣

我世本儒術,所談聖人篇。 聖篇闢乎道,信謂天地根。 衆賢發藴奧,授業稱專門。 傳箋與注解,璨璨今猶存。 始欲沿其學,陳跡不可言。 唯餘兵家說,自昔罕所論。 因暇聊發篋,故讀尚可溫。 將爲文者備,豈必握武賁。 終資仁義師,焉愧道德藩。 揮毫試析理,已厭前輩繁。 信有一日長,可壓千載魂。 未涉勿言淺,尋流方見源。 廟謀盛夔禼,正議滅烏孫。 吾徒誠合進,尚念有親尊。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郊廟歌辭 梁太廟樂舞辭 大合舞

    於穆皇祖,濬哲雍熙。 美溢中夏,化被南陲。 后稷累德,公劉創基。 肇興九廟,樂合來儀。

    不詳 唐宋诗
  • 和竇吏部雪中寓直

    瑞花飄朔雪,灝氣滿南宮。 迢遰層城掩,徘徊午夜中。 金閨通籍恨,銀燭直廬空。 誰問烏臺客,家山憶桂叢。

    羊士諤 唐宋诗
  • 潘岳閑居日,王戎戲陌辰。 蝶游芳徑馥,鸎囀弱枝新。 葉暗青房晚,花明玉井春。 方知有靈幹,特用表真人。

    李嶠 唐宋诗
  • 辭夏口崔尚書

    一飯仍難受,依仁況一年。 終期身可報,不擬骨空鐫。 城晚風高角,江春浪起船。 同來棲止地,獨去塞鴻前。

    李頻 唐宋诗
  • 奉酬李員外使君嘉祐蘇臺屏營居春首有懷

    昔歲爲邦初未識,今朝休沐始相親。 移家水巷貧依靜,種柳風窗欲占春。 詩思先邀烏府客,山情還訪白樓人。 登臨許作煙霞伴,高在方袍間幅巾。

    皎然 唐宋诗
  • 生查子 一

    侍女動妝匳,故故驚人睡。 那知本未眠,背面偷垂淚。

    韓偓 唐宋诗
  • 惠泉

    璞玉耀荆山,山根竇玉泉。 有聲清出籟,凝色碧於天。 曉靜微涵日,春晴淺浸煙。 巖花紅影密,啼鳥下沙壖。 (見《湖北金石志》。 )(〖1〗詩末原題「寶曆□年二月廿一日」九字。 〖2〗《湖北金石志》:「案石碑高二尺四寸,寬三尺一寸,首行書『惠泉』二字,次行漫漶莫辨,當是作詩人姓名。 中六行行書五律一首云〖詩不重錄〗。 末行書『寶曆□年二月廿一日』,字徑二寸許。 案鄭漁仲《金石畧》載荆門軍有宇文鼎《惠泉詩》。 新舊《唐書》無鼎傳,《全唐詩》亦未之及。 是刻雖闕其名,然以年號與鄭氏所載證之,詩爲文鼎作無疑。 唐代詩人湮沒無聞者,正復不少,今荆門象山石壁留此《惠泉》詩刻,以傳文鼎之名,不可謂非幸矣。 」)。

    宇文鼎 唐宋诗
  • 題太平興國宮留雲閣

    隱約山光到戶,蕭疏竹影侵窗。 晝靜幾聲啼鳥,夜深一枕寒江。

    何致 唐宋诗
  • 小園午集坐間呈處和瞻明諸友

    共向花時笑語頻,不須七七倩花神。 中郎棋戰投機捷,閣老詩壇著語新。 暖景遲遲鶑喚友,落英寂寂草成茵。 牡丹芍藥開非晚,更約同游浩蕩春。

    曹勛 唐宋诗
  • 懷沈文伯

    春服初成屬暮春,舞雩那似霅溪濱。 繞溪簫鼓誰家子,並塞風烟吾故人。 好去定無爲客恨,臨分猶復念予貧。 驅車躍馬平安否,雁斷無因消息真。

    仲并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