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衣是文官的官服。用于中级文官(个别情况如新科状元、婚典新郎等也用 之)。源于明代官服—盘领窄袖大袍。其形制,基本与蟒相同,唯不绣纹样,用素色缎料制成。胸前与后背各缀一块方形“补子”,上面绣飞禽及旭日海水。明、清两代,以“补子”纹样区分官阶、身份,文绣飞禽,武绣走兽,所绣纹样皆有严格规定。但京剧眼装官衣上的“补子”,仅起到艺术符号的作用。官衣以颜色区别大致的官级:紫色最高、红色较高、蓝色次之、黑色最低。凡穿官衣均佩戴玉带。
颜色:官衣多为戏曲舞台上扮演新科状元、榜眼、探花等角色临时的官服。待任命官职 之后再按品级穿官服。官衣,还可作为七品县官和新婚典礼中新郎官的吉服。 官衣颜色多为红色、蓝色、紫色、黑色和白色。黑色官衣品级最低,多为驿丞(驿站站长)、门官等穿用,不缀补子。白色为国丧孝服(不常用)。它的造型基本上是明代官服的原样,只是加以艺术的美化和提高。
样式:一种是官衣(主要是男性角色穿用,女性角色穿官衣的不多),一种是专为女性角色穿的宫衣,又叫宫装。宫衣是给一般低于将相的文职官员穿用的礼服。一般文职官员穿用的礼服,叫作官衣,它的式样基本上跟蟒一样,也是圆领大襟那些样式。不同的是它全身都是用素缎子制作,在缎子上不绣那些龙啊、云啊之类的图案。图案就是在胸前和背后绣一块方形的图案,这方形图案,名字叫“补子”,“补子”本来是在明朝和清朝时代区别官员的级别和职务的一种标志。按照清朝的制度,文官是用禽鸟的图案。一品至九品规定的图案是:一品绣仙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大雁,五品绣白鹏,六品绣鹭鸶,七品,八品绣鹌鹑,九品绣练雀。武将是用野兽的图案,一品至九品规定的图案是:一品绣麒麟,二品绣狮子,三品绣豹,四品绣虎,五品绣熊,六品、七品绣彪,八品绣犀牛,九品绣海马。而且哪一等品级用哪种补子,都有严格的规定,不能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