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茶

普通发文
举报 0 1 298 0
思年
思年 2023-01-08 23:52:34
素材库

唐、宋代的一种煮茶方法

点茶是唐宋时期的一种沏茶方法。点茶是分茶的基础,所以点茶法的起始不会晚于五代。点茶是古代沏茶方法之一。点茶,也常用来在斗茶时进行。它可以在二人或二人以上进行,但也可以独个自煎(水)、自点(茶)、自品,它给人带来的身心享受,能唤来无穷的回味。点茶与点汤为古时朝廷官场待下之礼,多见于宋代,王国维《茶汤遣客之俗》已有考证,云:“今世官场,客至设茶而不饭,至主人延客茶,则仆从一声呼送客矣,此风自宋已然,但用汤不用茶耳。”薛瑞兆《元杂剧中的“点汤”》亦论及宋代情景,认为:唐代煎茶、明清泡茶,设茶点汤的礼节盛行于宋,并流传到北方的辽金,只是次序更改为先汤后茶。(宋张舜民《画墁录》卷一)。

这也许是清代端茶送客的始由。但是这种礼节在当时就已发展到虚伪不堪的地步。宋袁文《瓮中闲评》卷六:“古人客来点茶,客罢点汤,此常礼也。近世则不然,客至点茶与汤,客主皆虚盏,已极好笑。”点茶法是宋代斗茶所用的方法,茶人自己饮用亦用此法。这时不再直接将茶放入釜中熟煮,而是先将饼茶碾碎,置碗中待用。以釜烧水,微沸初漾时即冲点碗中的茶。为了使茶末与水交融成一体,发明了一种用细竹制作的工具,称为“茶筅”。

到了宋代,中国的茶道发生了变化,点茶成为时尚。和唐代的煎茶不同,点茶是将茶叶末放在茶碗里,注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然后再注入沸水,或者直接向茶碗中注入沸水,同时用茶筅搅动,茶末上浮,形成粥面。其实点茶就是把茶瓶里烧好的水注入茶盏中。具体操作是: 在点茶时,先用瓶煎水,对候汤要求与唐代是一样的,而后将茶末放入茶盏,放入少许沸水,先调成膏。所谓调膏,就是视茶盏大小,用勺挑上一定量的茶末放入茶盏,再注入瓶中沸水,将茶末调成浓膏状,以粘稠为度。

回帖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