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需求,忠于热爱。
初衷其实很简单,没想太多,
就是想我要如何才能吸引小伙伴注意力,成为其中的一份子,甚至是核心人员。
他们也曾想让我融入进去,无奈从穿越CF聊到洛克赛尔号,我全都一头雾水,
共同语言趋同于零。
六年级快毕业的时候,无意中瞥见一个姑娘在本上长篇大论的写着什么,
这对于写400字都费力的我大受震撼,问了以后,她说在写书。
我问,”写书?你?别开玩笑了。“
她答,”我怎么了?不信你看。“
故事内容早已忘记,只记得那本上罗列着十分娟秀的字迹,我放下后说,”作家这么高大上的事,普通人能办到吗?“
”能,只要你想,就可以写。“
事实证明,我被打脸了,当初400字费力的我变成了静坐一小时狂写3k字的写手。
初中燃起”写作“的动力,有三个:
第一,最本质的,找共同点,创造话题,防止被孤立。
第二,小姑娘给我种下的观念,在机缘下,发芽了。
第三,初中之前,我已经有较同龄人很丰富的想象力和故事储备。
三合一,开始写作。
在初二,我转过一次学,转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
转学生就是比较尴尬,其他人都已是多年好友,你作为一个全新人员很难快速融入。
为了对抗孤独,开始创作严格意义上,第一本不带其他色彩的小说。
越写越喜欢,从盲目瞎写到扫榜扒纲,逐渐专业化。
对一件事情的起始,或许是冲动;
但对一件事情的坚持,一定是喜欢。
言尽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