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坐明堂,洪覆等穹蓋。 歲頒兩玉節,前後歌出塞。 公才有廊廟,安用試專對。 要煩第一人,鎮撫大荒外。 嫩寒欺別酒,微月見征旆。 遥知燕山雪,飄灑漢冠佩。 玉色照穹廬,驕子亦心醉。 要領一笑得,歸來安鼎鼐。 是時春正佳,湖上花如海。 清遊不可遲,日日檥船待。
无
其他无
〔宋朝〕 范成大
聖人坐明堂,洪覆等穹蓋。 歲頒兩玉節,前後歌出塞。 公才有廊廟,安用試專對。 要煩第一人,鎮撫大荒外。 嫩寒欺別酒,微月見征旆。 遥知燕山雪,飄灑漢冠佩。 玉色照穹廬,驕子亦心醉。 要領一笑得,歸來安鼎鼐。 是時春正佳,湖上花如海。 清遊不可遲,日日檥船待。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亂疊千峰掩翠微,高人愛此自忘機。 春風若埽階前地,便是山花帶錦飛。
故人相別動相思,此地相逢豈素期。 九子峰前閑未得,五谿橋上坐多時。 甘泉從幸余知忝,宣室徵還子未遲。 且飲一盃消別恨,野花風起漸離披。
忽覩邢武辭,泠其金石備。
正同高士坐煙霞,思著閑忙又是嗟。 碧岫觀中人似鶴,紅塵路上事如麻。 石肥滯雨添蒼蘚,松老涵風落翠花。 莫道此間無我分,遺民長在惠持家。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裏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雲斜。
此山靄靄通雲煙,峭壁嵯峨勢分綿。 丹水流衍曲如帶,風皺羅紋聽管絃。 鶯啼花開入禪意,擲筆臺前梵唄宣。 遙想當年無遮會,紛紛散落雨花天。 (見《山右金石記》。 )(〖1〗《山右金石記》卷九《硤石山楊夫人摩崖詩刻》條引《鳯臺縣志》:石壁刻『唐天佑丙子歲六月十四日離府,至中旬巡祀到此,登陟硤石山,偶上先師擲筆臺,眺觀景象,爲詩上碣。 弘農郡君夫人述。 』按天佑丙子,晉稱天佑十一年〖望按:丙子,當是晉天祐十三年,公元九一六年〗。 是年,李嗣昭立鐘開元寺以七月十三日,弘農郡君夫人遊硤石山則六月十四日。 考唐制有郡君夫人、公侯伯子夫人,制同一二三四品,似屬嗣昭夫人楊氏。 但嗣昭封隴西郡公,未封弘農,或因弘農華陰以楊氏族望爲稱也。 又考楊氏善蓄財,嗣昭被梁兵圍夾城彌年,楊氏多助其軍用。 子繼韜叛後入京,楊齎銀數十萬驗賂釋其罪。 後與子繼忠家晉陽,餘貲猶鉅萬。 晉高祖起義,貸其殖以賂契丹,後以繼忠爲刺史。 楊氏平生積產,嗣昭三世皆賴。 今復見其石刻筆蹟,直奇婦人也。 )。
流砂一味細堪觀,萬象籠羅幾百般。 須向鉛中相假合,分成鼎內見其端。 煙霞聚散歸深谷,水火相逢不用乾。 養就大還昇世界,月宮乞取桂花看。
冒雪虬枝密,凌空麈影勻。 葉傾秦帝雨,華老宓妃塵。 不見棲鸞客,多逢繫馬人。 寄聲遭匠石,千尺謝輪囷。
平生性僻有詩耽,每恨才慳不得兼。 獨嗜君詩無厭斁,從教人笑我多饞。
莫怕南來生女真,皂旛罽馬漫如雲。 黄頭碧眼驚相語,切勿前逢八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