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齋北望春光好,平楚無雲秋望寬。 清氣爽時塵外見,碧煙飛處静中看。 争高千仞山皆讓,並秀三峯色也寒。 莫怪寓名同嶽號,暫圖瞻眺近長安。 (見康熙十八年閔嗣撰《黃山志定本》卷六,書刻於乾隆間。 )(〖1〗詩後原附按語:「汪晉穀云:唐有兩韋綬,一德宗朝翰林學士,一穆宗朝吏部尚書。 以《石門巖志》辨之,當是德宗朝者。 」〖2〗望按:《金石萃編》卷八十有「華陰縣令韋綬」題名,次「檢校水部員外郎崔熲」題名後。 韋綬題名下刻「貞元元年二月六日記」九字。 )。
无
其他无
〔唐朝〕 韋綬
郡齋北望春光好,平楚無雲秋望寬。 清氣爽時塵外見,碧煙飛處静中看。 争高千仞山皆讓,並秀三峯色也寒。 莫怪寓名同嶽號,暫圖瞻眺近長安。 (見康熙十八年閔嗣撰《黃山志定本》卷六,書刻於乾隆間。 )(〖1〗詩後原附按語:「汪晉穀云:唐有兩韋綬,一德宗朝翰林學士,一穆宗朝吏部尚書。 以《石門巖志》辨之,當是德宗朝者。 」〖2〗望按:《金石萃編》卷八十有「華陰縣令韋綬」題名,次「檢校水部員外郎崔熲」題名後。 韋綬題名下刻「貞元元年二月六日記」九字。 )。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山路乱蝉吟,声隐茂林修竹。 恰值快风收雨,递荷香芬馥。 破除愁虑酒宜多,把酒再三嘱。 遥想溪亭潇洒,称晚凉新浴。
堆枕冠儿翡翠钗。 蒙金领子满絣鞋。 于中沈净好情怀。 新欲晚凉梳洗罢,半娇微笑下堂来。 莲花因甚未曾开。
春夜雨。 催润柳塘花坞。 小院深深门几许。 画帘香一缕。 独立晚庭凝伫。 细把花枝闲数。 燕子不来天欲暮。 说愁无处所。
好恨这风儿。 催俺分离。 船儿吹得去如飞。 因甚眉儿吹不展,叵耐风儿。 不是这船儿。 载起相思。 船儿若念我孤恓。 载取人人篷底睡,感谢风儿。
搭柳阑干倚伫频。 杏帘胡蝶绣床春。 十年花骨东风泪,几点螺香素壁尘。 箫外月,梦中云。 秦楼楚殿可怜身。 新愁换尽风流性,偏恨鸳鸯不念人。
子陵先生,故人光武,以道相忘。 幸炎符在握,六龙在御,臣来亿兆,阳德方刚。 自是先生,独全高节,归去江湖乐未央。 动星象,被羊裘傲睨,一世轩裳。 高哉不事侯王。 爱此地山高水更长。 盖先生心地,超乎日月,又谁如光武,器量包荒。 立懦廉顽,有功名教,万世清风更激扬。 无古今,想云山郁郁,江水泱泱。
送春曾到百花洲。 夕阳收。 暮云留。 想伴花神,骑鹤上扬州。 回首湖山情味淡,重把酒,更登楼。 相思南浦古津头。 未拿舟。 已惊鸥。 柳外归鸦,点点是离愁。 空倚阳关三叠曲,歌不尽,水东流。
笛唤春风起。 向湖边、腊前折柳,问君何意。 孤负梅花立晴昼,一舸凄凉雪底。 但小阁、琴棋而已。 佳客清朝留不住,为康庐、只在家窗里。 湓浦去,两程耳。 草堂旧日谈经地。 更从容、南山北水,庾楼重倚。 万卷心胸几今古,牛斗多年紫气。 正江上、风寒如此。 且趁霜天鲈鱼好,把貂裘、换酒长安市。 明夜去,月千里。
多情多爱。 还了平生花柳债。 好个檀郎。 室女为妻也不妨。 杰才高作。 聊赠青蚨三百索。 烛影摇红。 记取媒人是马公。
有人独立空山,翠髯未觉霜颜老。 新香秀粒,浓光绿浸,千年春小。 布影参旗,障空云盖,沈沈秋晓。 驷苍虬万里,笙吹凤女,骖飞乘、天风袅。 般巧。 霜斤不到。 汉游仙、相从最早。 皴鳞细雨,层阴藏月,朱弦古调。 问讯东桥,故人南岭,倚天长啸。 待凌霄谢了,山深岁晚,素心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