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小说人物火起来

普通发文
举报 0 0 319 0
恰好喜欢?
恰好喜欢? 2022-07-11 11:52:46
写作提升

其实吧,让任何东西火起来套用下面的模板都是可以的。首先我们来讲下原理吧,很简单,买流量,就算是在过去互联网还没兴起的时候也有的买流量,我来详细说说看。




  流量什么意思?流通量、浏览量随便理解都行,它替代的是一个我们非常熟悉的改变就是知名度,那么买流量就是买知名度,那么不就是打广告?这样子大家能够理解所谓的买量时代吗?归根结底,还是过去那一套,底层逻辑没变,只变了称呼,甚至连话术都没改。




  非互联网时代有买流量吗?当然有而且很多啊,只是那个时代的买流量的成本跟现在可能不能比,高昂的成本势必会让选择上要更加的慎重,否则失败就意为着无法回本。这是互联网时代的优势,他们吧试错成本变低了。




  说回小说吧,只要有流量,只要质量不是奇差,再烂的小说都能火,所以买流量吧,花不了多少钱,而且这都已经是有完整产业链了有木有啊?所以大家会发现上网站推荐的一些作品越来越水了……(不点名哦)




  糟糕,说同行(不过,我应该不算是同行)坏话可是不行。不过我们必须要意识到一点,买流量不是导致小说质量变差的真正诱因,就像前文说的那样,过去也有买流量。




  传统纸质小说也买流量,但是纸质书实体书的质量,普遍都要比网络小说要高一些,至少中位线高,是实体书比网络小说高贵?我看到很多人抱有这样的想法,有点先入为主,至少,我不认为这是可比的两类,你要是说武侠小说跟仙侠小说谁更高贵,我倒是可以参加讨论一争高下。抱歉,又扯远了。




  实体书跟网文的区别,本质上是载体的不同,一种以纸为载体,一种以电子设备为载体,貌似是这样啊?但是我们不妨换个思路来看,实体书与网文真正的区别,实质的区别是在哪呢?也正是这种区别,导致了实体书依然走精英路线,而网文以量充好、质量参差不齐。是什么?答案是……




  背后的市场因素✧٩(ˊωˋ*)و✧




  实体书,无论再怎么搞,它永远逃不出什么,买方市场。你这个东西不好我就不掏钱了,就连盗版书商也要看买方市场的脸色去干盗版的活,消费者在这里有决定性的话语权,即使你买量你也逃不过消费者最后是要自己花钱去买你的书。




  实体书价格不菲,这决定了消费者在购买欲望的需求上有更高的要求,于是也就带动着实体书,必须质量要高。




  反观网络小说,在这里,这是卖方市场,书商(也就是网站或者以供阅读浏览服务的供应商)想要给你看什么你就得看什么,你有选择权吗?貌似你有更灵活的,其实你没有,你已经失去对你想要浏览书籍质量的控制权。




  可能有的人要说:如何没有?只要我不去付费,只要我不去收藏或者推荐什么以及任何可以帮助它获得推广的可能,我这不一样也有对控制权?




  乍一听,好像还真是,可当你仔细想想后,还是吗?你的态度、喜好可以决定一部小说的未来吗?在过去作为读者你确实有这样的权力,因为你是消费者,就算是盗版书你也要花钱买,作品的生死完全就在读者一念之间。




  在互联网时代还是吗?也许过去还是那样吧,但现在已经不是了,也不再会是了。现在是卖方市场,现在是由编辑决定你的喜好,而不是你的喜好决定编辑的取舍。外表看好像是网站迎合你的兴趣推陈出新,可你喜欢什么,所谓地潮流等等地,主动权在编辑手里。




  而且很简单的道理,原本属于编辑的责任与义务,现在被网文丢给了所谓的市场,看起来是市场导向,实际上是把原本属于编辑去因为读者而要求作者必须优质创作的责任义务给丢掉,编辑转而去侵占作者的权力了。




  举个例子吧,好比去餐厅吃饭。在过去,你去餐厅点餐吃饭,如果馆店饭菜做得难吃,你甚至都不想付钱,可是你可以选择下回不来,甚至可以点名不要吃某某某厨师做的菜。但现在,你连点菜的权力都没,是人家把一道道菜端上来给你,看起来好像服务更周到,但你没有选择权,就是不断尝,吃完不好吃别人就给你撤掉,再上新的给你。好吃就给你吃到吐,然后再换新的。在这种背景下,某某某厨师他可以决定做什么菜吗?决定权在餐馆。




  这就是所谓的算法,推送。他们利用这样的方式试错,追求爆款然后疯狂复制出来,所以你看到了同质化。




  纸质书时代也有模仿、套作之类的行为的,也有,但是并不多,还是我之前说的那样,成本太高,容错低,万一被读者拉黑那是真的被断生路。现在网文网站担心这个吗?不用啊,流量就是财富密码,市场更大了,网文阅读基本没有门槛的啊(虽然有些时候其实你所花成本比阅读纸质书更高),而且就算是粪作都有人吃,你指望网站能有高要求?

回帖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