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特点

普通发文
举报 0 0 316 0
恰好喜欢?
恰好喜欢? 2022-07-30 21:42:02
写作提升

一、故事情节完整 二、人物个性鲜明 三、环境描写逼真


四、主题思想深刻 五、构思角度精巧


(我们在阅读小说时就应该从这些方面入手,捕捉答题技巧。 )


【如何快速读懂一篇小说?】


1.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感知情节 2.人物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人物形象


3.故事发生的环境是什么→了解背景 4.表现了什么样主题意图→写作目的


5.怎么塑造人物突出主题→艺术特色


【专题讲座总目录】


1、故事情节的把握 2、人物形象的揣摩


3、环境作用的分析 4、小说主题的挖掘


5、小说标题的作用 6、小说语言的品味


7、小说技巧的表达 8、小说探究的技法


【知识链接】


1.小说概念及三要素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


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主要要素。


2.小说的情节结构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主旨的。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在开头加上“序幕”,为了深化升华主题在结尾加上“尾声”。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3.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


肖像描写


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语言描写


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 (间接描写) (环境描写衬托对比等)


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小说的环境描写跟人物的塑造与表现主旨有极其重要的关系。


社会环境是重点,主要指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作用:它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


自然环境指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


作用:表现人物的性格;渲染气氛;表现主题;推动情节等。


专题之一:小说情节的把握


1.把握故事情节


(1)三种题型:


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③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变式题型主要是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


常见题型:


1、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2、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


内容作用+结构作用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


1、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2、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3、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 4、照应前文。


5、推动情节发展。 6、刻画人物性格。


7、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8、起线索作用。


9、侧面衬托、埋下伏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结构),突出了……,表现了…… (内容)。


2、情节安排评价


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使结构紧密、完整。如《睡美人》,开头说女A角失踪,制造悬念,结尾写她在观众席上鼓掌,揭穿谜底,使事故情节完整,又表现了人物性格,突出了主题。又如《雪夜》开头结尾都写雪花飘舞,渲染凄凉气氛,暗示了人物命运。


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起到制造悬念


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如《书法家》。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解题技巧】


1、找出情节线索,理清情节的来龙去脉。


2、由事及人,看情节发展如何为塑造人物服务。


3、见微知著,从场面和细节描写中分析情节对表现主题的意义。


4、赏析技巧,注意发现作者组织情节的艺术匠心。


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抓住场面;②寻找线索;③理清小说的结构。


(3)分析小说故事情节时要注意两点:


①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


②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典型例题示例】 宁夏、海南卷《林冲见差拨》


12、小说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①概括介绍牢营情况,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②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③制造悬念,使故事产生波澜。


专题之二:人物形象的揣摩


(一)把握分析人物性格的基本方法


1、抓肖像 2、抓语言 3、抓动作 4、抓细节 5、抓心理 6、抓关系


(二)人物形象·命题角度


①分析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


②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③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具体来说: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3、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解题思路】


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人物之间的关系)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基本套路】


人物定性(身份)+做了哪些事+性格特征+社会意义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三)分析人物形象的抓手:


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分析人物形象的抓手:


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四)人物形象解题·示例 《木屐》


父亲是一个勤劳、慈祥、善良的农民形象。(第一步)“不是背着我,就是驮着犁”等表现父亲的勤劳;背我过河、“扬起手打我,落下却轻轻的”等表现父亲的慈祥、善良;而父亲又是一个思想保守的人。“一头是祖辈财物,一头是儿子”、“眼睛停留在门角摆放的没有继承人的铁犁和木屐上”等表现父亲的保守。(第二步)


专题之三:环境作用分析


一、考查的题型


①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②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


③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像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二、环境描写作用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②暗示社会环境,暗示人物的前途命运;


③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 ④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⑤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作为情节线索; ⑥揭示或深化主旨。


⑦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三、典型例题示例一 《二十年后》


12. 小说两次写到“一阵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6分)


⑴第一次,烘托环境,展开情节;   


⑵第二次,渲染气氛,转换情节。每答对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


典型例题示例二


《红楼梦》里写黛玉的住所:翠竹夹路,苍苔满地,凤尾森森,龙吟细细虽寥寥几笔,着墨不多,却使人感到主人公的孤高自许,不同凡俗。


景物衬托:用写景来烘托人物。


专题之四:小说主题挖掘


一、考查的题型


①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②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③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的理解和看法。


二、概括主题的基本术语


1、歌颂、赞扬、张扬什么。 2、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


3、揭示什么人生道理。 4、对什么现象的反思。


5、表达了什么情感。


三、答题的基本套路


这篇……(或文本)通过对……的记叙(或描写),反映了(表现了)……精神;歌颂了(赞扬了)……


品质;揭示了(揭露了)……实质(罪行、问题)。


四、主题挖掘的基本途径


1、从作者背景看 2、从人物特征看 3、从情节发展看


4、从语言情感色彩看 5、从整体倾向看


五、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


一是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


二是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


三是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六、典型考题示例


《二十年以后》


13题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


【参考答案】1.值得同情,因为他重情守信; 2.他罪有应得,因为他是通缉犯;3.吉米忠于职守,因为他不徇私情;4.吉米背叛了友谊,因为他抓捕了朋友。


专题之五:小说标题的作用


一、小说类文本中关于标题出题的类型


1、这个题目的丰富内涵是什么;


2、分析题目的表达技巧;


3、赏析这个题目(好在哪里);(从内容和表达技巧两个方面赏析)


二、答题使用的基本术语


1.制造悬念,吸引读者 2.贯穿全文,线索作用。


3.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4.推动情节发展或推动情节转折,化解人物矛盾冲突。


5.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6.具有象征意义或者暗示作用。


三、典型试题举例


1、《生命的消逝》题目“生命的消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有人给这篇小小说另外起了两个题目,一是“圆梦”,一是“令人震惊的故事”。

回帖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