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载“兵“是清代国家的常备武装力量,包括 八旗 军和 绿营军
八旗军为满兵,绿营兵则是为弥补满军的不足而建立的汉人组成的汉兵,这种军队以绿旗为标志,以营为建制单位,故称绿营兵,也叫绿旗兵,简称营兵。八旗军同绿营兵虽然 使命 相同,都是保家卫国,但主次不同,朝廷倚重不同。
顺治 以后绿营兵日渐取代八旗兵的主要地位, 康熙 年间清朝建立不久,力图以和为贵,于是军备废弛,萎靡不振。 雍正 登基后,立志彰显满军 尚武精神 ,乃 三令五申 “八旗为 满洲 根本”,大动干戈,整军治军,终于使得士气大振,维护了国家统治。
2、史载“勇”也是兵的一种
在雍正、乾隆后期如有战事,若八旗和绿营兵不足用,则就地取材临时招募的军队,战事完了后立即解散,不是国家正式的军队,即便是战时有功的也不久留久用。
直到清末太平天国 时, 曾国藩 以 团练 起家,才改非正式的乡勇为练勇(即 湘军 ),定 兵制 ,发饷粮,称为勇营。从此,“勇”基本代替“兵”成为了国家的正规军主力。勇营的特点是拿国家饷的私募武装,所谓“兵为将有”,士兵和军官只忠于自己的长官,不直接效忠皇帝。
3、史载“卒”也是兵的一种
”卒“的另一个意思就是在州县里驻扎的称为卒,比如看管监狱的,一般是”卒“。还有一些资料上显示,古代”兵“指单个的士兵,而”卒“指一小队士兵。